是商机,也是情怀;是机缘巧合,更是深谋远虑。就这样,为了解决中国家庭亲情关爱和连接的难题,邵晨曦一头扎了进去。
2015年开始,邵晨曦带领自己的团队,走访了16座城市,历时140多天,与861位父母和623名子女交流,这些家庭样本便是中国的“迁徙一代”。他想了解得更具体,父母们到底需要什么?
“父母与儿女之间的连接不畅,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经济原因,也不是因为儿女不孝顺或没时间,而是没有共同的生活场景,只能靠想象。”邵晨曦认为,如今,生活场景的迥异导致儿女和父母的沟通出现断层,这也是互不理解的根源。九爱要做的是帮助父母和儿女之间实现这种共享和连接,“总结一下,亲情连接的目标有3个:陪伴、健康、快乐。这成为九爱的目标”。
产品要解决的痛点明确了,那么目标消费群体是谁?在邵晨曦看来,九爱要服务的对象包括1949年至1957年出生的老龄社会群体和1962年至1970年出生的主力财富人群,直接的消费者则是后者。“亲情智能化产品将是中国亲情和礼品市场消费升级的未来。”邵晨曦说。
轻重“打法”之辩
手机只是一个入口。九爱会耐心地布局,打造关爱父母的一个桥梁,做好“亲情智能+智慧养老”
确定了创业思路,邵晨曦和他的团队开始找“打法”。
“互联网行业都怕太重的打法,我当时用惯性思维,想着是不是用一个软件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做起来发现,软件在这个场景下不成立,要给父母的必须是个具体可感的东西。”邵晨曦说,最终,他们选择了手机。
为什么会以手机的形态来切入?“对父母来说,软件的安装和学习成本太大,其他硬件也需要重新接受,但手机是父母都知道的,这是为父母、家人设计手机的初衷。”邵晨曦说。
在手机行业已有十多年的积累,邵晨曦有着垂直产业和供应链的优势资源,但他也清楚地知道,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要想“杀出一条血路”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邵晨曦早已想好了自己的定位:九爱不与一线手机品牌直接竞争,而是要向细分领域发力,打造一个全新的手机品类——全球第一台亲情智能手机。
“我们会耐心地布局。”邵晨曦说,自己其实真正想做的不仅仅是手机,手机只是一个入口。“我们如果把自己定义为一部手机,大家会关注这个手机有什么功能,事实上,它是关爱父母的一个桥梁。我们在做的是‘亲情智能+智慧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