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材讲述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革命事件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特别否认了鲁迅在中小学课文中“大撤退”的说法,“鲁迅先生还在,小学我们选择了2篇,如《少年闰土》,初中选择了6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提高兴趣和思辨能力:先认天地人,再学abc
这次调整的教材,按照通常理解属于“文科”,知识记忆型内容比较多。但根据专家们的介绍,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会更注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注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教材的立足点是学生怎么学得好,而不是老师怎么方便教。
以语文为例。过去都是一年级开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新教材改为把拼音学习推后1个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孩子对语文的第一印象是天、地、人、你、我、他,而不是字母abc,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温儒敏认为这个顺序的改变别有意味,“要帮孩子找到对汉字的原初感觉,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当然,更现实的考虑是,现在很多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了,英语跟bo、po、mo、fo混在一块儿也很难区分。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综合素质”,在新教材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思辨能力培养,被认为是培养综合素质的关键。 “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引导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
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选读”设置的改革方向。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
历史教材同样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一方面,从教材设置上,更强调探究活动和材料研读,锻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知识,来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新教材将过去课后练习题当中的填空题、名词解释等需要机械记忆的题型,改为了活动分析的综合思考题,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