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好强的她并没有屈服。她开始换个角度思考失败的意义:实验没成功不能说明没有收获。就像爱迪生尝试各种材料做灯丝一样,失败是试错的过程。那时候刘颖非常拼命,每天做实验到晚上十一二点。她在心里对自己说:如果能早一点发现这个实验走不通,那我可能就早一点走到正确的路上了。
拐点在两年之后出现:别人尝试多次都没有结果的一个课题,刘颖做了不久就成功了。相关论文于2009年夏天顺利在《科学》杂志发表,刘颖的科研之路由此峰回路转。
在哈佛医学院跟加里·鲁弗肯教授做博士后时,她把线粒体作为以后的研究方向。线粒体是为细胞提供主要能量的细胞器,受损后极易引发神经性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回国至今,刘颖在《自然》《细胞》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首次证明了神经肽介导了神经细胞内线粒体抑制激活其他组织的细胞非自主性应激反应,发现了线粒体损伤的隔代遗传现象……
“我当然期望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后能应用到临床上,但现在还处于最初、最基本的研究阶段,距离药物研发还很遥远。”刘颖说,“科研像一场马拉松,认准了这条路,再辛苦也要坚持跑下去。”
“如果能让孩子们多保持几年对科学的好奇心,也是好事”
“可能再过20年,学生们还会给我发邮件。能知道他们的职业有发展,生活也美满,想想都是开心的。”刘颖对教师这份工作充满自豪。
她喜欢讲课,给本科生上生物化学课,她会加入很多小故事。讲线粒体,她就提到自然界中,有一种叫鱼藤酮的化学物质能抑制线粒体,这种抑制作用使鱼藤酮成为亚马孙人捕鱼的秘诀。这些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
也许是看中她在课堂上的用心和亲和力,不久前,科学微信公号“知识分子”主编饶毅教授联系刘颖,请她来做小学生生命科学视频课程的主讲人。
接到邀请,刘颖起初有很多顾虑。视频课需要大量前期投入,而她正处在中期考核阶段,10月份还要接受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国际评估。
“可我想到,科学如今在一些人眼中已不再热门。”刘颖说,孩子本来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但经过中小学一系列应试教育后,不少孩子的好奇心消失了。许多人的想法很功利:考高分,毕业找一份轻松又赚钱的工作。“如果我的努力能让孩子们多保持几年对自然、对科学的好奇心,那也是好事。”
她抛开顾虑,腾出时间为孩子们编写教材,为每节课准备教案。她想打破传统课堂的模式,效仿国外的探究式学习。她来做演示,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完成探索性的小实验。课程设计趣味性强,同时传达环保理念:“让孩子们认识环境和生命的相互影响,以及人与环境该维持怎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