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学”是否一招鲜?
采访中,专家表示,当前一说起“严出”,往往就跟“退学”画等号,实际上,后者更接近一种威慑般的存在。从大处着眼,高校整个本科培养机制、学生评价体系,才是控制末端产品的核心,而一系列具体质控措施已在探索过程中。仅以“学分制”的施行为例,各校有自己的理解和探索。
据了解,学分制是发端于美国哈佛大学的教育管理模式,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的质和量,分不够,则不能毕业或获得学位。近年来,几乎已在国内所有高校施行。
曾几何时,大学增加学分似乎成为“宽出”转向“严出”的一种手段:主修专业加上辅修专业,大学4年修得满满当当。但学时数量的增加未必等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少大学课程被认为“有点水”,一些大学生也是浑水摸“分”。
而今,大幅减少学分日渐成为高教改革趋势。华东师大教务处处长雷启立介绍,总体上,高校应修学分一直在做“减法”:过去一个本科生毕业要修满约170个学分,目前华东师大已减至150个学分左右。更有甚者,沪上一些本科院校只保留130多个学分,有的减少四成多。
在复旦大学,一位本科生4年内需完成的学分同样从170分左右降到150分左右。这一过程伴随着学分含金量的提升。教务处副处长周向峰表示,学生实际取得的学分绩点按照等级制评定,每门课程无论考试成绩如何,“优秀”等级者不得超过30%。教师出考卷要求形成成绩“橄榄型”正态分布,更准确体现学习“种瓜得瓜”。
上海纽大今年迎来33个国家264名首届毕业生。而4年前,上海纽大首届来校报到注册的本科生为295名,经历首轮本科周期,约30名应届生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期毕业。事实上,该校完全学分只有120个学分。在上海纽大,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对每个学分花费的“单位成本”不降反增。他们所谓的“大课”,不是学生多,而是老师多。上一门课,要求教授们分工协作,甚至出现教授乃至院士在内的6到8名老师各自带教学习小组,全员参与课堂研讨。
减去的往往是可有可无的“无效学分”,增加的才是含金量高的“有效学分”。在总量控制下,调整好总学分的内部结构,成为高校收紧出口的探索方向之一。
“严出”中的伦理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