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她们住进了面积14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上下层各有一个面积40平方米的客厅,还有四间卧室和一个储物间。“家里的大件家具也都是政府给配置的,现在亲戚们都很羡慕我们,经常来住几天。”德吉说。
尼玛告诉记者,村里的房子面积分为108、120、140平方米三个档次,不含院落,按照家庭人口多少统筹分配。曲水县按照每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万元的标准,投入政府专项易地扶贫搬迁资金4272万元,用于房屋和配套设施建设;整合援藏和涉农资金3287万元,用于村委会、卫生室、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建设184户住宅的同时,配套建设32间商铺用于出租。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这就到了“有产业”这一环。曲水县委干部王军旗介绍,县里安排产业资金1887万元用于发展产业项目。村里建设了藏鸡、奶牛养殖基地300亩,规划养殖藏鸡5万只,奶牛500头,现在已养鸡1万只、奶牛200头。包括村民各家门口的空地在内,发展中藏药材、饲草作物种植基地365亩。
同时,村里设立公益岗位、园区就业岗位提供给326名贫困人口。按照“合作社+贫困户”股份合作形式,成立奶牛养殖合作社、藏鸡养殖合作社、特种种植合作社,全村712人全部入股并参与分红,合作社将利润的30%留作流动运营资金,10%用于公众事业,剩下60%用于贫困户集体分红。这样就做到了家家能分红、户户能工作。
还是以德吉家为例。德吉和她的母亲从待业人员变成了就业员工,德吉在村里的幼儿园担任保育员,每个月能拿到3000元工资;母亲在村外的奶牛养殖基地负责喂牛挤奶,每月也能拿到3000元工资;全家年底还按照每人300元的标准得到3个合作社的整体分红。此外,她们家搬迁前所拥有的土地承包权不变,还有一些转租收入,再加上父亲平时做家具手工绘画的几千元收入,生活宽裕了许多。“弟弟也已经大学毕业开始工作了,照这么干下去,3年就能脱贫了!”德吉高兴地说。
在村委会办公室的窗口,记者看到了一则关于举办装载机、挖掘机培训的通知,学费3500元,政府补贴2000元。三有村党支部委员尼玛次仁告诉记者,“村两委千方百计提升村民就业技能,只要能更快增收致富,不一定非要在合作社务工”。
房子有了,产业有了,身心健康的保障环境也少不了。记者在三有村卫生室看到,这里设有门诊室、治疗室、药房、预防接种室、健康教育室等功能科室,听说还能与县医院和江苏省泰州市的医院进行远程会诊。
三有村的村务公开栏上,6期简报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上面记载了村党支部、村委会、驻村工作队等自6月到8月组织“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尼玛说,“四讲四爱”是自治区迎接党的十九大举办的活动,内容就是“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村里开展得很顺利,因为这几句话对我们村民们来说感受是深刻的。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没有国家的援藏扶贫政策,哪里有我们的新家园、新村庄?哪里有我们的新生活?”说这话时,尼玛抬头看了看宣传栏上的党徽。(经济日报记者 刘 亮 代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