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兼职从事过分期乐平台校园代理的大四毕业生小明(化名)告诉记者,在他看来,通过他进行“校园贷”的同学大多是一些喜欢超前消费、追求物质享受的同学。小明说,现在消费水平高,很多大学生感觉生活费不够用,如果还想买新手机、出门旅游、请客吃饭的话,就会通过“校园贷”贷款。如果还贷出现逾期,将被贷款平台收取高额的利息和手续费,且金额会“越滚越大”。
小明称,随着高校加强管理,禁止学生从事和使用“校园贷”,现在很多平台公司都已陆续撤出校园,他也不再做代理。但是,不少大学生还是有贷款需求,所以仍有一些本地的贷款机构通过多种渠道,找上学生群体放贷,且鱼龙混杂,贷款形式混乱。小明估计,小韦遇到的是本地一些不正规的金融贷款公司,俗称“黑贷”。
相关部门加强整治“校园贷”
6月底,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
记者了解到,《通知》下发后,一些网贷平台的线下代理店逐步退出高校市场,在APP和网站上也陆续关闭大学生注册通道。不过,也有一些平台“换汤不换药”,停止网络贷款,但有消费贷款,大学生通过分期还贷的形式,也可以超前消费。此外,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本地金融贷款机构,仍“潜伏”在学生群体中,通过私下或社交平台、QQ群等渠道,拉拢学生贷款。
柳州一高校辅导员刘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对“校园贷”一直持抵制态度,严禁学生进行贷款。从学生入校开始,就会多次做相关知识讲座进行提醒。只是,学生贷款并不通过学校,无需什么手续,有学生证和身份证等证件,就可贷款。辅导员和学校得知之时,往往已是学生欠贷逾期已久,对方找学生拿不到钱,就联系老师和家长,甚至对老师家长展开骚扰。
官塘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派出所也多次接到学生和家长报案,都是因还不上这类贷款,被对方骚扰和威胁,只好报警求助。民警表示,因为贷款时彼此签有合同、借条等,大多属于个人借贷纠纷,想要争取合法权益,需要走民事诉讼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