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巍看来,无现金支付需要一套十分完善的移动支付系统,这是替代纸币虚拟化的基本前提,包括支付工具、对接设备、网络系统、安全保障、金融机构等众多环节,这些对技术要求较高。
董彦岭指出,不同年龄层的人对无现金支付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大部分中老年人出门买东西不带钱感觉不踏实,并且也掌握不了复杂的技术,推广自然存在难度。
“最让大家关心的莫过于安全性问题,能否构筑安全的支付环境,是摆在无现金支付面前一个绕不开的门槛。 ”许浩指出,这是我国无现金支付能否继续向前迈进的决定因素。
立法规范三大环节守住安全防线
“我手机被偷了,里面还有好多钱呢。”一大早,北京市民张雅玲就接到了父亲的电话。
仔细一问才知道,早上老人在遛弯的时候手机被偷了,支付宝和微信等APP应用内有2500元钱,还绑定了两张储蓄卡和一张信用卡,卡里存着他的退休金。这可把老人急坏了,生怕被不法分子盗用。
张雅玲立即打电话给银行,将3张卡冻结,将APP内的钱转移到别的账号,同时打电话给移动公司,预约换卡事宜。一通忙活之后,资金终于保住了,但张雅玲的父亲却仍然心有余悸:如果晚几个小时发现,小偷破译了手机密码,用小额免密支付功能将钱盗走,岂不是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了。
其实,这样的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尤其是无现金支付被引入公共服务之后,如何解决带毒二维码、平台监管漏洞、盗刷金额追回等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我们应注意到,手机本身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因为掌握了使用者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暴露越多,对个人财产的威胁就越大,将移动支付与手机绑定,必然要考虑这种风险因素。”许浩分析指出。
“其中涉及三个问题,即怎样做好前期预防、谁来承担相应责任、如何补偿消费者损失 。”徐浩强调,应当将这三个问题理清,并在立法上加以规范,因为如果这三个重要环节不落实,安全性只能是浮云。
小额支付注重效率,大额支付注重安全,掌握这个基本原则后,徐浩建议,通过立法明确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责任义务,支付平台提供服务的时候,对安全问题的掌控比客户更透彻,因此在移动支付产品研发时,就要考虑防范并及时阻断不法交易,比如,设置提示性功能,在支付功能异常时切断当下交易,利用大数据验明正身,非本人操作不予执行等,将消费者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董彦岭认为,如果发生资金安全问题,从法律责任分配原则考虑,支付平台属于强势一方,理应承担更多责任,以免其降低安全设置进行恶性竞争,倒逼它们重视安全问题,自觉减少问题漏洞,起到正向激励的作用。
“可以在其使用移动支付之初,推广资金被盗保险赔付业务,用低成本化解高风险,让保险业务成为兜底选择,不失为一个解决之道。”徐浩建议。
董彦岭说,还可以采用一些个人防范手段,手机被偷谁也不想发生,但是可以在被偷之前,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争取一定的时间保护个人财产,比如手机加密、设置复杂的账户密码、及时到银行备案等,尽到个人注意义务,减少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