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间,塞罕坝由“美丽高岭”退变为茫茫荒原。西伯利亚寒风长驱直入,推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
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一味索取资源,带来的是短期利益,失去的是永续发展,吞下的只能是“两山皆失”的双输恶果。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国土绿化。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其后,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经过实地踏察,选址于塞罕坝。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
55年前的那个秋天,369名林场创业者满怀激情,从大江南北毅然走上塞北高原,承德专署农业局局长王尚海任党委书记,承德专署林业局局长刘文仕任场长。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历史帷幕。
此时,距离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恰好百年。
对绿水青山,破坏和毁灭可能只在旦夕之间,恢复和重建却需要异常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建场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
他们不畏艰难,愈挫愈勇,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改进“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荫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成功实现全光育苗。1962年、1963年两次造林失败后,1964年春天开展“马蹄坑造林大会战”,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从此,塞罕坝的造林事业开足马力,最多时一年造林8万亩。
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塞罕坝高原上,一代代务林人顽强地扎下根来,种下一棵棵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幼苗,种下恢复绿水青山、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信念。“美丽高岭”重现生机。
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树木种苗工作总站副站长刘春延,1991年大学毕业后在塞罕坝林场工作20年,担任过5年场长。
回首往事,他感慨万千:“塞罕坝55年沧桑巨变证明,只要有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凝心聚力谋发展,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绿色奇迹。”
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力推进的新时代,塞罕坝人进一步明确自身处于“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的定位,扛起阻沙源、涵水源的政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