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被称作“社会主义互帮互助”。
至于在发展下线上“能力特别强”的人,可以通过“抢点”直接升入领导层。
杨彪就被这一“公平”的设定击中了。
“劳动就能赚钱?那农民岂不是最富裕!我的朋友们,那些富人比你们优秀吗?你们甘心一辈子被他们利用吗?”“导师”是这么说的。
杨彪承认,尽管屋子里闷得喘不过气,这句话还是让自己的内心狠狠地颤了一下。
第二天,他向介绍人——自己的亲姐,借了5万元。
二
有时,打动一个人只需要一句话。
50多岁的欧阳乐浩被称为“长和公益基金会”的明星导师。习惯穿亮色立领衬衣的他当众展示了自己的简历,自称曾是某上市公司的董事,如今则出现在上百张面孔前,用口音浓重但高亢自信的腔调大喊:“兄弟姐妹们,今天我讲的话有一句能打动你们,就是我的福报。”
这位“资产千万”的大师最擅长的话题是亲情。每次讲课他都带着哭腔,把自己离家时妻儿的痛苦复述一遍。家乡老父老母的佝偻背影也是必提的。情到深处,欧阳老师把幻灯片的翻页笔一丢,双手抹起了眼角。
“要是父母……百年了,我们还没成功,那是……多大的不孝啊!”
高潮来自“长和创始人”王西平的故事。在哀伤的背景乐中,欧阳乐浩低下头,以一种诗朗诵的表演状态讲述:王西平的家庭在1987年遭遇剧变,他和父亲、兄长同时被查出了肺癌。为了照顾母亲和年幼的侄子,他才决定活下去,并且实现了命运的逆转。
故事讲完,现场沉默了。几个年轻点的姑娘努力忍住抽泣,年长的阿姨直接哭出了声。学员赵立记得自己当时就“泪崩了”。因为正是妻子患上了乳腺癌,他才被迫出来想办法。
而在接下来的一堂课中,自称法号“寂坤”的居士老太开导起了满屋子红着眼圈的听众,“一个人成功叫成功吗?不叫。只有去帮助更多珍爱的朋友,我们才能有福报。”
煽情不是“导师”唯一的风格,有人会结合“现实”,用普通人的生活压力增强共鸣。
自称武汉一所重点大学教授的商鸿坤就表现得极为焦虑。他斩钉截铁地预测,倒闭的工厂、失业的工人将会越来越多,生活只会越来越难。
拍拍写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万岁”的黑板,“商教授”表情愈发痛苦。“现在的医院多坏啊?久治不愈、药费白花,死都没尊严。打针、化疗、手术、太平间,一切都是计划好的。这样的日子,还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