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王二娥和丈夫郝志强在风水梁邻近的村子里种地,30亩地夫妻俩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得干只能挣到1万多元的收入,无奈之下郝志强只好外出打工,在陕西省的一家煤矿做了电工。一年的收入也只有两三万元。家里的日子还是过得紧紧巴巴。
正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不幸降临到郝志强的头上:下煤矿工作时,郝志强突发脑溢血完全昏迷,所幸生命被挽救回来了,可是郝志强却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在亲戚朋友的推荐下夫妻俩知道了养殖獭兔的生态扶贫项目。这个项目是在达拉特旗政府主导下,由东达集团运作的重点扶贫项目,目的是将达拉旗境内和周边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农牧民整村迁移或者部分迁移到“风水梁园区”,通过发展以獭兔养殖为主的特色种养业,使移民在产业链上脱贫致富。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我看您还挺满意的?
王二娥:挺满意的,明天还要去选。
每个月当中,王二娥会有两次把出栏的獭兔送到东达公司的獭兔加工厂。王二娥告诉我们,獭兔的毛皮更有经济价值,东达公司会根据獭兔皮毛的质量划分不同等级,以不同的价格全部回收养殖户的獭兔。所以王二娥并没有销售上的压力。
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养殖中心防疫科长魏晓波:公司有这个五保政策,全国各地来的养殖户,有老养殖户,也有新养殖户,我们这里五保政策就是保种兔、保设施、保农具、保防疫,还有保销售。因为全国各地的养殖户有的新来的他也不会养,但是有了五保政策之后,他的销售是不愁问题的。每到18天左右,我们进行一批回收,养殖户从1号收了,18号送过来,由我们公司的回收人员进行等级划分。就是好的兔子我们给一个比较可靠的价格。如果是淘汰兔子,我们以质论价,也是为了保障养殖户的利益。
中共达拉特旗风水梁园区工作委员会书记张钊:獭兔产业通过十几年的时间,认为它是群众致富比较快的一个途径,獭兔的繁殖率很高,是其他动物的好多倍,这样可以提高它的规模化生产程度。
政府扶贫靠獭兔各地慕名喜落户
獭兔养殖,是达拉特旗一个特色鲜明的扶贫模式。獭兔繁殖能力是其它动物的25倍,很适合在沙漠地区养殖。目前,达拉特旗獭兔的存栏量已经达到了450万只,獭兔产业实现产值达5.6亿元。獭兔养殖不仅让周边的牧民脱贫致富,还吸引了很多来自河北、山西、浙江等地的农民移民落户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