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网友评论:
目前此消息未得到相关部门核实确认。
不过值得思考的是,倘若真的出现飞机逃票事件,还真不是简简单单补张票这么简单,背后可能存在着极大安全隐患以及令人堪忧机场安检措施。
发生在2015年7月26日的深航纵火案,起因就是台州机场地面暴露出的安检问题。也因这一事件,台州机场曾被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暂停运行一月之余,机场安全等级由原来的一级升为二级。
延伸阅读
危险品何以“窜”上飞机
打火机、刀具、可燃液体,明明应该被挡在安检口的危险品,何以堂而皇之出现在万米高空,为不法分子所用?
近年来,我国民航事业突飞猛进。截至2014年底,我国民航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02个。在日益增长的客流与日益复杂的形势面前,无论对安检制度、流程以及人员素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安检是保障航空飞行安全至关重要的一道防线。对地面安检,业内专家给出以下几种警示建议:
——安检不可只依赖机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副教授许凌洁表示,X光机等安检设备,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东航一工作人员分析认为,从以往案例看,一些不法分子绞尽脑汁,用各种复杂方法试图将违禁物品蒙混过关。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安检人员的细心和责任心。
——警惕安检“后门”的“第二通道”。一些机场内,除供乘客通行的候机楼安检通道外,亦存在机场内部人员的工作通道。据介绍,这些通道大多通行送餐车、垃圾车,来来往往均是大型车辆,安检无法做到同乘客一般细致,若是“打马虎眼”,就容易给犯罪分子带来可乘之机。
——严防工作人员失职。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告诉记者,目前年旅客吞吐量低于100万人次的机场大多处于亏损状态,相应的管理可能存在欠缺。
中国民航大学副教授黄全认为,安检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然而这个行业从业人员却需要经验积累。许凌洁坦言,国内一些中小机场面临生存压力,加上安检制度和人事归属方面的不完善,可能会缩减安检设备的投入,或安检人员的业务培训,这些都会影响到安检效果。
警钟长鸣,让飞行更安全
飞行安全上有一个著名的“海恩法则”,简单说就是:一起重大的飞行安全事故背后有29起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还会有300起事故苗头。
此次事件给今后的空中之旅敲响了警钟。专家指出,应对飞行安全,不能靠“时紧时松”,不是因为某次突发事件而加强措施;也不能靠“小改小动”,要全面堵住漏洞。
机场部门应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杜绝类似情况再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