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生态环保示范单位能够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在资金、招商引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服务等方面享受扶持。各地财政也设立专项资金,扶持重点项目建设。中部某省近年来连续拿出数千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去年,武汉市检察院反贪局披露,一个不达标的节能环保项目,在地方官员的“精心”安排下,一路绿灯拿到国家财政补贴720万元。
“评上生态工业园有一定的财税补贴,项目申报也更加容易。更重要的是,评上后在招商、外宣和汇报工作时就都有了‘噱头’。”一位曾担任县委书记的官员透露,获评生态园区、循环园区、森林城市等各类名号,是政府显性直观的生态政绩。
其二,打着节能环保的旗号承接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方便推高GDP。目前,中西部一些地方产业尚未培育成熟,出于政绩考虑,政府还在维持落后产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地承接沿海重污染、高耗能产业。有专家指出,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密集存在于产业园的狭小空间里,无论采取哪种清洁生产和集中治污方式,均难以解决超出当地环境容量导致的污染问题。
某省级工业园区官网上赫然写着:“‘只要来xx,一切都宽松’,是我们永远的承诺。”这个工业园区多次曝出环境污染事件,被上级环保督察组点名批评。时至今日,当地政府仍打着多年前确定的“省级生态工业园试点县”称号推介这个工业园。
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曹荣湘指出,打着节能环保的旗号不环保,深层原因是一些地方根深蒂固的唯GDP政绩观,使得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一些地方为了财税收入等因素不转型发展,同时也不排除一些地方存在官商勾结的可能,个别官员对辖区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视而不见。”
其三,戴着生态环保的“帽子”,更易钻环保监管的空子。最近,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通报,全国7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因为环保措施落实不力被环保部集中约谈,7省市1278人被环保问责,暴露出各地环保监督执法力度不够,相关部门未建立有效监管协作机制等问题。与此同时,环保部发布对28个城市的督察通报,其中,环保“花式造假”再次闯入视线,部分企业看似环保,却在监控设备和监测数据上动手脚,企图蒙混过关。
环保称号绝不是“免检牌”
如何让企业、行业、地方政府把环保称号当作一种高标准、严要求,而不仅是一个光环或是一张挡箭牌?专家提出,环保监管还需标本兼治,一方面要动真格、敢亮剑;另一方面,加快去产能、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