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在“中国学热”中热议70年发展——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的中外声音

新华网 2019-09-12 17:26:00
A+ A-

新华社上海9月12日电 题:在“中国学热”中热议70年发展——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的中外声音

新华社记者 季明、郭敬丹、许晓青

10日至11日,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黄浦江畔举行。中国巨变如何写就,世界对中国还可以有多少期待?在“中国与世界:70年的历程”的主题下,与会中外学者对中国成就的关注和讨论再次掀起“中国学热”。

巨变背后的中国道路

“去看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知道新中国成立这70年中国的变化有多大、有多快。”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说。

中国巨变的速度,让与会的中外学者都感触颇深。美国亚洲学会名誉会长卜励德回忆道,他第一次来中国是1972年。“我们现在的会场所在的陆家嘴,在当年只是不起眼的农村。”而今天,高楼林立、充满朝气活力的陆家嘴已经是上海乃至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缩影。

中国的发展就在这里,让你不可能视而不见——在卜励德看来,中国的成长让中国学的相关研究也有了更多机遇。“我会尽力跟上中国发展节奏的,毕竟我才83岁。”这位亲历中美关系发展许多重大时刻的美国资深外交家、也是公认的“中国通”笑着说道。

而这些显而易见的奇迹背后,是中国坚定走自己道路的不断探索。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张道根说,中国突破了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不能搞市场经济,只能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不能让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禁忌”。“我们走出了符合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这不是别人强加于我们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大胆闯、大胆试干出来的。”

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一些学者反复强调比较优势,围绕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等建立发展战略,客观上说,落后国家在一开始也就只是有廉价劳动力这一个发展要素。但如果只有这个要素来支撑,增长不会持续,也解释不了像中国这样改革开放40多年的持续增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直言。

在樊纲看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是经济学理论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支撑。“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证明重要的不是比较优势而是‘后发优势’,也就是学习和知识的引进。”樊纲说,大规模、全方位的开放给中国带来了世界先进经验,而中国通过高效学习的努力,将这样的“后发优势”转化成了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樊纲说,今天,中国的学习仍在继续,但同时,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正在为更多发展中国家、贫困国家的未来提供新的方案和选择。

“越来越多国家把中国当作可以效仿的榜样。”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的专家郝福满还关注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扶贫工作。他说,“随着改革的持续开展,中国更加完善和精准的配套扶贫举措也日益增多。”这位学者认为,中国对世界减贫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提供了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发展模式,“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大的角色。”

  专家瞩望中国可持续发展

70年的改变不只经济,更有中国人的心态——在黄仁伟看来,中国在走自己的道路途中已越来越自信,这种自信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既不盲目崇拜西方、也不排斥其优秀文化。“文化自信,每个中国人的体会都越来越深。”黄仁伟说。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创办院长杜维明也说道,考察一个国家的发展要结合政治、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而具有“中国根”的传统文化在提供和而不同的智慧,“协和万邦”“以大事小”“以小事大”等方面,对中国今天的发展仍具有指导意义。

对中国的未来,与会学者充满期待。“中国的发展已经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世界。到2050年,中国计划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年,到时候又会给世界带来多大作用?这太值得畅想了。”黄仁伟说。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获益者,也是贡献者。”张道根说,中国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还将顺应世界大势大局,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道路。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