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沙特国王萨勒曼、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等中东地区多国政要接踵来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在中东影响力的提升。
【解说词】
2017年7月18日,正在中国访问的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郑重授予习近平“巴勒斯坦国最高勋章”,感谢他亲力亲为,为中东和平贡献智慧与力量。一枚跨越万里的勋章,寄托着一份深沉由衷的敬意。
【解说词】
解决中东和平这道谜题,绝非旦夕之功。敢于直面最棘手的热点问题,彰显了中国开放自信的外交风范和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解说词】
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5年来,习近平出访28次,足迹遍及全球五大洲,实现对不同类型国家元首外交的全覆盖,引领中国外交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始终保持战略主动地位。
【同期】外交部长王毅
中国外交积极进取,主动作为,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战略布局。我们已经同9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可以说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解说词】
1955年4月18日早上,印尼万隆。周恩来、苏加诺、尼赫鲁等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与代表们,沿着这条街道走向独立大厦,参加世界历史上首次亚非会议。这就是著名的万隆会议“历史性步行”。
【解说词】
历史的时针指向2015年,又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习近平和印尼总统佐科等近100位亚非国家领导人或代表并肩前行,走向独立大厦,重现当年“历史性步行”的经典画面。
【解说词】
街边矗立的石碑上,镌刻着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时光荏苒,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是中国外交的根本遵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智慧之光。
【解说词】
独行快,众行远。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对“21世纪国际关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给出了中国答案。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实现新拓展,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更加紧密。
面向未来,放眼寰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必将不断书写新的篇章,铸就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