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中,王裕佳告诉记者,对于推动“79号法案”,没有人直接阻止他,但有人曾问:做这些事有意义和必要吗?“这是因为他们不学历史的缘故。”王裕佳坦言,“79号法案”能否通过有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但他认为通过的可能性相当大,而这需要大家继续努力推动。
目前,除了签名活动,多伦多史维会也在同加总理办公室联络,希望得到总理认可。王裕佳希望民众踊跃给总理办公室、省政府打电话,告诉他们该议案的重要性。
6万块“绊脚石”背后的德国态度
最近,《环球时报》记者住处附近一家高档购物中心门前的地面上,突然多了3块“金石”。它们约10厘米见方,上面是黄铜面,下方是水泥砖。黄铜面刻着“曾在这里居住或学习、工作”等字样,还有人名、生日、忌日等信息。原来,这是德国人纪念被纳粹杀害或驱逐的犹太人的“绊脚石”。
“每一块‘绊脚石’都是手工打造,铺装在受难者生前住所门前的路面上,时刻提醒德国人牢记并反思历史。”发明“绊脚石”的德国艺术家冈特·德姆尼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德国及其他近20个国家有1099个城镇设有“绊脚石”,总数达6万多块。
“绊脚石”是德国人纪念和反思大屠杀的缩影。目前,全球都在1月27日举行纪念活动,实际上,这个日子也是德国人首创的。1996年1月,当时的德国总统赫尔佐克把1月27日定为一年一度的悼念日。200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1月27日定为全球范围的纪念日。
每年的1月27日,联邦议院会休会一小时,以悼念所有受难者。每年的悼念活动包括请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演讲、德国总统讲话等。德国还举办其他纪念活动,如2002年首次在历史博物馆举办“纳粹种族大屠杀及其回忆”主题展,2015年在1936年纳粹举办奥运会的场地主办犹太奥林匹克运动会等。
在德国,反思历史的节目一直在制作和播出。德国还与波兰等国合作编写历史教材。从小学开始,许多课程都要深刻分析纳粹党和希特勒领导下的第三帝国的罪行。《辛德勒的名单》《安妮日记》等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也是学生的“必修课”。中学生还必须到集中营遗址进行历史教育。
1985年,德国联邦议院作出决议,否认大屠杀的行为将判定为违法。2015年,一名87岁的德国妇女因公开否认纳粹大屠杀而被判10个月的监禁。平时每当《环球时报》记者与德国人谈到大屠杀历史时,不管是政客还是公司白领,都会立即严肃起来。而且,他们的态度几乎一致,都认为德国是有罪的战败国,应该为历史负责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