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指出,这是个很危险的数据,并表示对年轻人实施社会、历史意识方面的教育很重要。或许,这也是NHK电视台不惜“惹怒”日本政府,也要回顾那段羞耻历史的原因所在。
那么,除了NHK以外,其他媒体在战败日到来之际都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海外君通过搜索发现,有一些日本媒体已经对曾经的那段历史开始进行了反思。
《冲绳时报》15日就发表社论《在终战日的今天应该许下不战誓言》一文。文中称,日本现在不应再美化战争,也不应将当时因战争而死的人描述为是“为国捐躯”,在战后出生的一代人有必要认真地重新学习战争的真相。
日本《每日新闻》也发表题为《终战日,为历史作证的责任》一文,表示在迎来二战后72周年之际,经历过战争的那代人几乎都已经去世了,而不了解战争的人们,是可以将下一次战争的种子变化为和平的种子的。而他们需要做的,就是为历史作证、记录,不要在沉默中逃避。
当然,仍坚持“日本受害者”论调,坚持装傻装瞎的日本主流媒体也是存在的。跟日本政府政策基调接近、偏右的《读卖新闻》就在战败日当天转移视线,转而认为面对日本安保环境出现恶化的情况,日本需要做好准备,强化日美同盟,并且有必要注意中国、韩国等国的反日举动。
更加厚颜无耻的则是右翼媒体《产经新闻》,其发表的评论甚至叫嚣称,战败日是所有日本人应该向为“保护日本而牺牲的人们表达感谢的日子”。文章甚至还抹黑中国,诬称中国等国会导致日本的主权和人民生命“受到威胁”。
除了媒体和政府的历史洗脑宣传,日本对教科书的修订也导致了年轻一代人丧失了对历史的正确认知。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右翼势力的施压下加强了对历史教科书的审定。
1957年岸信介上台后,强迫部分出版社将“侵略中国”改为“进出大陆”。1985年《新编日本史》把南京大屠杀说成是“尚无定论”,把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说成是“被迫应战”。2005年,日本再改教科书较之前则是更加恶劣。不仅完全删除了日本侵略的史实,还处处以“受害者”的面目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