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分级诊疗成效显著

新华网 2020-06-01 20:13:01
A+ A-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分级诊疗成效显著

新华社记者侠克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儿科发展责任重大。记者日前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了解到,随着我国儿科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更多常见病患儿就诊留在了当地,儿科分级诊疗成效显著。

基层能力提升让更多患儿留在当地

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说,曾经有一名患儿因病情严重需要从家乡转院,以为家长会要求来北京就诊,没想到对方主动提出就近去当地的省级儿童医院。“正是因为信任医联体的医疗水平,患者家属才会选择留在当地就诊。患儿目前在当地省级医疗机构恢复得非常好。”

倪鑫介绍,近年来,北京儿童医院京外患儿门诊占比由过去的一半以上降至一半以下,住院占比明显上升,疑难重症救治资源进一步合理分配。2018年,北京儿童医院门急诊量同比2017年下降约14%;2019年,北京儿童医院门急诊中外地患儿占比下降到41.8%。

记者了解到,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不断致力跨省儿科医联体建设,做大做强儿科“朋友圈”。通过各级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的逐级下沉,不断拉平区域间医疗技术差距。

保定市儿童医院是医联体成员单位之一,2019年该院门急诊量较2015年增长1.5倍;住院人次同比增长32.4%,手术数量同比增长2.9倍。保定市儿童医院院长田剑表示,当地的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患儿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北京专家,接受优质医疗服务,自然就会留在当地。

托管模式变“输血”为“造血”

2015年起,北京儿童医院先后托管顺义妇幼保健院、保定市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启托管模式紧密医联体建设,通过专家、管理“双下沉”,变“输血”为“造血”,有效加强学科建设,带动被托管医院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双提升”。

2018年,北京市推行儿科紧密型医联体,北京儿童医院相继在北京天坛医院、世纪坛医院、清华长庚医院、良乡医院、石景山医院成立诊疗中心,实行医护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快速提升成员医院儿科实力,为更多患儿就近就医提供便利。

北京儿童医院天坛诊疗中心成立仅1年,儿科门诊量同比增长180%,住院人数增长67%,且收治病种结构改变,呼吸系统常见病明显增加。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李女士说:“以前带孩子看病要专门跑到北京儿童医院,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儿童医院的专家,不用再往北京儿童医院挤了,非常方便。”

互联网远程会诊派上大用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北京儿童医院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制,推行分时段就诊,完善互联网诊疗,稳妥有序开展医疗服务,尽可能满足全国各地患儿的就医需求。

“‘互联网+医疗’在推动儿科分级诊疗中作用明显,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优势更为凸显,效果非常好。”倪鑫介绍,由于疫情期间外地患者无法来京就诊,慢性病、常见病复诊患者,通过互联网诊疗就能实现在线问诊、药物配送到家等功能。2020年2月至5月,北京儿童医院远程会诊病例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

田剑介绍,2018年,保定市儿童医院成为全国率先开通远程门诊的试点儿童医院。截至2020年4月底,医院已有7624名患儿通过“互联网+医疗”解决了就医问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诊疗派上了大用场。”田剑说。

“新冠肺炎疫情对未来儿童医院管理、儿科医联体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倪鑫说,只有进一步强化儿科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理念和意识,加快织牢应对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网络,才能持续发挥儿科医联体的韧性,共同应对各类疾病对儿童健康的挑战。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