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一家民间越剧团的北方生根记

新华网 2020-01-09 18:22:02
A+ A-

新华社天津1月9日电 题:一家民间越剧团的北方生根记

新华社记者周润健

1月3日是星期五,尽管天气有些寒冷,路上也有些拥堵,但新越荟剧团的大部分人还是在下班后陆续赶到天津市群众艺术馆排练。

2月9日,新越荟的新戏《胭脂》将在滨湖剧院首演。

“为了确保演出质量,我们最近加大了排练力度。”新越荟负责人郑琨说。

新越荟是天津一家民营越剧团,成立近两年来,团员由五六人发展到二三十人;排练从四处“打游击”到有了相对固定的场所;从只能在社区演出中“露露脸”到如今在剧场正式卖票商演。

剧团负责人郑琨已过了不惑之年,他自小就喜欢越剧。一次和几个要好的朋友排练时,突然觉得,“不能就这么自娱自乐下去,应该做点什么”。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成立一个剧团”。

2018年4月,剧团低调成立。

一个南方剧种在北方落地发展,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提高表演水平,除了反复观看名家的表演视频外,大伙有时还集资委派团里实力强的人去南方学习,回来后再教大伙。”郑琨说。

由于缺乏固定排演场地,剧团只能在社区空地、楼道走廊,街心公园、团员家里“打游击”,队员也没少遭人白眼。

新越荟团员的平均年龄在三十五岁左右,正是上有老下有小,既要忙工作也要顾家里的“爬坡阶段”。有的团员带着笔记本电脑来排练,排练间隙继续工作;有的发着高烧依然坚持排演;有的家里人不同意,只能把行头寄放在别人家里。即使这样,也没人选择放弃。

“没办法,谁让我们对越剧是真爱呢,真爱无敌嘛!”剧团成员郝俊钰的一句调侃,道出了新越荟所有团员的心声。

就在郑琨她们咬牙苦撑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在看了新越荟的演出后伸以援手,为剧团免费提供排练场地和演出场所。

剧团成立了,为了避免“昙花一现”,新越荟定位创新,做“诗化”越剧。“人都喜欢美的东西,而越剧本身就很美,为了让越剧充满诗情画意,我们不仅在服化道上下足了功夫,还创作了一批新作品。”郑琨说。

2019年6月30日,对新越荟来说是个足以写入“团史”的大日子。这天,剧团第一次正式以“新越荟”的名义亮相群星剧院,并对外售票演出新剧目《曹雪芹与红楼梦》。

“忐忑、紧张,担心。怕大家紧张演不好,也怕新剧目不被接受没人来看。”回想起那天的场景,郑琨依然有些激动,“好在结局很完美,演出很成功。演出结束后大家相拥而泣,所有的压力、委屈全都彻底释放出来。”

“那次成功‘试水’说明创新之路是行得通的,这也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和动力。”郝俊钰兴奋地说。

新越荟成立以来,除了公益场外,正式对外售票演出4场。“前两场商演,根本摸不着市场的门,也不会宣传,挺惨淡的。”虽然那种滋味不好受,但郑琨并不觉得丢人,“剧团成长,有些学费是一定要交的。”

在不断摸索中,新越荟将在2月9日迎来第5场商演。令人欣慰的是,800多个座位,已经卖出去了500多张票。

“滨湖剧院是我们梦想的大舞台,我们很珍惜,也会很努力。”郑琨动情地说,“我们就是一群追梦人,在传承越剧艺术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希望通过我们的微薄努力,能带动更多的爱好者和我们一起奔跑。”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