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郭爽:以科学的名义 跨越太平洋

新华网 2019-11-08 09:37:00
A+ A-

 

郭爽:以科学的名义 跨越太平洋

图为郭爽在美国科学协会年会上采访

  【演讲稿】以科学的名义 跨越太平洋

大家好。我是郭爽,来自新华社国际部。

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个故事,是另一位新华社记者“佳佳”。

两年前,为了帮助“佳佳”采访到硅谷科技界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凯文·凯利,我在美国给凯利写了41封信。也正是这41封信,引出了一次越洋视频采访,“佳佳”出人意料地向凯利提了一个问题:“你喜欢我吗?”

这个问题,随即在互联网上引起轰动。因为新华社特约记者“佳佳”是机器人,一个由中国科技大学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你喜欢我吗?”这是人工智能记者,第一次凭借自己的思考,自发向人类提出问题。与以往我们提问,人工智能回答相比,这显然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中国科技成果再一次赢得全球关注!

我曾用7年的时间,在美国记录70年来中国科技发展给世界留下的印记。过去,数不清的中国创业者,不远万里前往硅谷,去乔布斯的旧址,寻找创新精神。而如今,二维码支付、共享经济这些在中国大地已经随处可见的科技应用,正在越来越多地带动硅谷的创新。以至于有一天,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巴里·巴里什先生对我说:“你相信吗,十年后,中国必将成为人类科技发展的一支主导力量!”

“你喜欢我吗?”这不只是一句来自机器人“佳佳”的问话,更道出了“中国科技对世界友好”的特征与品质。

我用报道告诉世界,科学技术从来不是冰冷的,科技新闻同样可以有温度。用报道拉进距离、加深了解、增进互信,这难道不是我们记者的使命吗?

不过,在美国担任科技记者,有时也会被泼冷水,甚至还要面对人为筑起的藩篱。

我的第二个故事,发生在2017年。那是一个闷热的傍晚,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一枚火箭直上云霄。火箭里搭载的,是第一个将被送入国际空间站的中国实验。

在那座空军基地,经常有火箭发射。然而在各国媒体云集的发射现场,中国记者被拒之门外。我的采访申请一次次遭到拒绝,就连这一次也不能例外。

我只能远远地隔着一条河,目送中国实验飞向太空,心里,却是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在美国,我发出的大量报道逐渐引起共鸣。

在美国工作的那些年,我不停地写,全力去报道跨国科技合作与惠及民生。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美国科学家敢于并希望在我的报道中发表观点,他们大声反对以科技的名义制造摩擦、壁垒、冲突,他们大声呼吁:回归科技合作!

我用报道告诉世界,在科技进步乃至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包容与合作永远都是主流,一切别有用心终将化作历史的尘埃!

科学没有边界,让更多人超越隔阂、消除摩擦、放弃争端,这难道不是我们记者的使命吗?

在中美科学界很多有识之士有志之士,从来没有放弃过真心的交流与诚意的沟通,他们深信“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

2013年,我曾收到一封邮件,它来自美国宇航员摩根女士。她委托我,向当时正在天宫一号执行任务的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转交一封公开信,并嘱咐我将信件内容与所有中国人分享。

她在信中说,“亲爱的亚平,我向你致以荣耀和爱的问候。在太空,请记得望向窗外,中国和这个世界美丽而迷人。”

王亚平很快回复了信件。这封信从天宫一号发出,由地面工作人员接收,再次由我转交给摩根。王亚平回复说:“飞行期间,我常常望向窗外,无论太空还是地球,都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摩根、我、王亚平,我们三个女性,共同完成了一次太空通信。但作为中间人的我,也许能比她俩更深刻地感受到中美科学家的胸怀,以及他们对探索未知的共同信念。

我用报道告诉世界,在人类前往的新疆界,中国贡献不可或缺,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连接起对科学合作、人类进步的共同愿望,连接人类对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与探索,这难道不是我们记者的使命。

我是郭爽,新华社科技记者。我用记者的初心,科学的初心,去践行中国记者的使命!

  (新华社国际部记者,驻外工作近10年,曾任新华社洛杉矶分社科技记者。长年从事科技新闻报道工作,在中美科技交流、科技知识普及、科学思想传播等多个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其采写的作品多次获评新华社社级好稿。2019年获得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奖优秀个人奖。)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