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小镇“蜕皮”不“蜕根”

新华网 2019-08-02 10:37:00
A+ A-

新华社合肥8月2日电(记者汪奥娜)我挂职的小镇大体可以分为圩区、岗区和社区三个部分。大圩的第一次“创业”从圩区各村种葡萄开始,现在以发展都市休闲农业为主。岗区近年来成为大圩“二次创业”的重心,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初具雏形,一批科创、教育、金融领域的新项目接连落户。社区则住了超过一半的大圩人。2017年元旦,11个村的1.2万人回迁安置到了“金葡萄家园”,复建点二期也即将开工建设。

在挂职期间,我看到了第一块上市地块卖出、企业税收快速增加、高端人才开始聚集……小镇在“蜕皮”,天天可喜地变着模样。城镇化对于大圩人来说,不论老少,都有了享受更好生活条件的机会。但在同时,农耕文化和民俗特点的“根”还在努力保留。

我下村入户做征迁工作的时候,看到一户家里摆着品相完好的八仙床要丢弃。同行的镇干部拿起电话打给了金葡萄小学的校长窦海山。电话里窦校长说,留着留着,他收。

我这才知道,原来金葡萄小学里还有个民俗陈列馆。在位于晓南村的金葡萄小学南区里,教学楼四楼有一间挂着“大圩人家”牌匾的特别“教室”。青砖、飞檐、木门,从外面看别有徽派建筑的风味;里面则摆放着排水灌溉用的龙骨水车、旧时的婴儿床“摇窝”、安在井上汲水的辘轳,还有挂在墙上的“儿童版”蓑衣、鱼篓、草帽和草鞋。大多都是村民们搬家后准备丢掉的。

从2015年开始,金葡萄小学的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陆续编写出了六册校本教材。其中三册聚焦农具和民俗;另外三册则以大圩镇最出名的葡萄为主题,分为葡萄的种植、葡萄酒的酿造和葡萄酒文化。同时,在区教育局的资金支持下,“大圩人家”特色陈列馆建立起来,让孩子们能够摸到书本里的内容。

2018年,合肥市首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圩美·磨滩”落户大圩。磨滩村那一栋栋屋檐上翘的徽式建筑将以民宿的形式留存,成为大圩镇未来乡村生态度假游的一大亮点。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