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承办世界遗产大会彰显中国的贡献与担当——访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田学军

新华网 2019-07-10 14:35:00
A+ A-

新华社巴库7月10日电  专访:承办世界遗产大会彰显中国的贡献与担当——访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田学军

新华社记者李铭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田学军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领域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会议,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彰显了我国作为世界遗产大国的贡献和担当。

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主席加拉耶夫9日在巴库宣布,下一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2020年由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承办。随后,世界遗产委员会各委员国一致推选田学军担任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

田学军在专访中表示,世界遗产大会是世界遗产领域的年度盛会,备受全球瞩目。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有利于我国全社会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与生态文明意识,促进我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事业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深度参与世界遗产治理工作,向世界广泛展示我国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成就,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下一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将会同国内相关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全力以赴筹办好世界遗产大会,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谈及中国在世界遗产保护和传承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田学军表示,中国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践行者,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和监测体系,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遗产研究与能力建设体系,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目前,中国已有55项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列全球第一。

田学军表示,中国是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参与者与贡献者,支持教科文组织在遗产领域的全球战略。中国先后四次当选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与教科文组织共同设立了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等二类中心,为缔约国提供世界遗产领域能力建设服务。同时,中国重视遗产领域的交流互鉴,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柬埔寨、缅甸、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开展了务实合作,为有关国家提升遗产保护、修复和管理水平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田学军高度评价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和良渚古城遗址在此次会议上申遗成功。他认为,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有利于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遗成功,则有助于提升政府和民众对候鸟保护及湿地保育意识,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田学军强调,世界遗产保护工作已进入“中国时间”。中国将抓住承办世界遗产大会的契机,推动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的实施,提升《世界遗产名录》的区域代表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世界遗产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年度例会。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6月30日在巴库开幕,7月10日闭幕。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已成为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