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一个30多年的老小区是怎么做成垃圾分类样板的?

2019-03-29 14:13:01 央广网
A+ A-

央广网宁波3月29日消息(记者曹美丽)傍晚5点多,该是烧晚饭的时候了。宁波市鄞州区白鹤街道丹顶鹤社区党委书记黄菊芬拐进小区内的一个楼道,敲开一楼的家门。“阿姨,我来看看你垃圾分得怎么样?”“你来看好了。两只垃圾桶,一个厨余垃圾,一个其他垃圾,清清爽爽的。”“嗯,分得好。”

这样的场景,是黄菊芬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整个小区1261户人家,他们都要走到,进门入户,打来垃圾桶看垃圾分类是不是做得正确。

  

宁波一个30多年的老小区是怎么做成垃圾分类样板的?

  图为丹顶鹤社区志愿者自创的垃圾分类拍手歌(央广网发 图片由社区提供)

都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最近几年,从上到下,都把垃圾分类放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早在2015年,宁波市就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有着30多年房龄的鄞州区白鹤街道丹顶鹤社区是率先试点小区之一。

这是一个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居住者以老年人居多,其中还不乏外来租房户。要在一个老小区推广垃圾分类,工作该从哪里做起?

“垃圾分类,还是要倡导从源头做起。”宣传工作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地行动中去,落实到每个居民的具体行动中去。

陈国荣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这位已经86岁高龄拥有一头雪白头发的老人,在社区里威望极高。当老革命遇上垃圾分类新问题,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出来当起了志愿者。

他先是参加了社区的集中培训,了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分类知识,接着他开始进村入户,手把手教居民怎样将垃圾进行分类。

小区内有一户老人,两口子都已经90多高龄,家里雇了两个保姆。这样的居民,该怎么说服他们在家里就垃圾分好类?陈国荣和社区党委书记黄菊芬想了个好办法。他们建议老人把垃圾分类的重任交付给两个保姆,老人同意了;但保姆要是分不好垃圾怎么办?“也得对他们有奖有罚。”陈国荣灵机一动,提了个建议——首先是奖励:把家里不要的准备扔出去的旧衣服啊旧家具啊废报纸之类的东西送给保姆,由他们去卖废品作为奖励;其次是督导处罚。如果保姆没有做到垃圾分类怎么办?“一次没做到,就推迟一天发工资,两次没做到就推迟两天发工资……”陈国荣对自己的这个建议感到非常得意,果然,奖罚方案得到了老人和保姆的一致认同。

“现在两个保姆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可高了。”前两天,社区党委书记黄菊芬又上门去检查,发现保姆把垃圾分得清清楚楚。

  

宁波一个30多年的老小区是怎么做成垃圾分类样板的?

  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央广网记者 曹美丽 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小区里住着一位聋哑人。怎么样让聋哑人也知晓垃圾分类,主动做好垃圾分类?社区党委书记黄菊芬和志愿者们为此特地去学了手语,最终通过“对比法”手把手的指导,直到对方学会弄懂为止。

把垃圾分类的工作做到每家每户,从源头就提高垃圾分类的正确率,这是丹顶鹤社区之所以把垃圾分类工作做到全市先进的重要法宝。

而一批像陈国荣这样的志愿者的作用功不可没。

“你拍一,我拍一,垃圾分类民受益;你拍二,我拍二,彻底分类做榜样……”这是志愿者们自己创作的垃圾分类拍手歌;

“徐玲玲,垃圾分类优、李珠花,垃圾分类合格……”在陈国荣的日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这几年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情况。

记者发现,在丹顶鹤社区,居民的家门口是没有垃圾桶的;居民要扔垃圾,必须到统一的垃圾房,每个垃圾房标配四个垃圾桶:厨余、其他、有害和可回收。

在小区中庭一个垃圾房,一位60来岁的奶奶带着孙子来扔垃圾。奶奶把一袋垃圾扔到了厨余垃圾的桶里,黄菊芬上前打开来,发现里面装的是笋壳。“分得对!”这时,奶奶带着的小孙子也把手里的一小袋垃圾扔到了其他垃圾的桶里。我们定睛一看:那是一块尿不湿。顿时,大家哈哈一笑,给小朋友点了个赞。“我们就是要形成人人参与,户户争当示范的氛围。”

丹顶鹤社区的垃圾分类是宁波市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如今在宁波市鄞州区,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到了96%。不过,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到培养自觉分类良好习惯,再到完善体制、机制保障,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我们将聚焦个人垃圾分类意识强化、行为能力形成,着力提升源头分类质量!坚持社区主导、党群联动、校社结对和管罚并举,真正把垃圾分类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宁波市鄞州区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