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乌当区注重产业“造血”扶贫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乌当区以“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为基本目标,党政干部蹲点调研,结对帮扶干部开展大回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精准选好有市场需求和有资源条件的产业扶贫项目,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做到产业项目到村到户到人,不断增强农村的“造血”功能。
抓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8个省级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集聚生产要素、完善经营机制;
抓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六大工程”,大力提升改造泉城五韵、南明河下游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带动阿栗村、偏坡村等7个村320户752名低收入人群增收脱贫;
抓农村电商发展,大力建设村级农村电商便民服务店,搭建便捷交易平台,提升特色农产品商品化比重,今年上半年实现交易700多万元……
“新时期,就要有新方法,我们将认真查找扶贫工作中的差距,不断探索新的和更有效的扶贫工作方法。下一步,我们将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谋划一批田园综合体、产业综合体,推进农旅文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以休闲、创意、体验、共享为特色的山地都市现代农业,丰富农业发展内涵,强力推进产业扶贫。”乌当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
精准发力 探索特色扶贫路径
作为乌当区扶贫攻坚行动主战场之一的水田镇,扶贫攻坚行动正在快步推进。“我们结合开展‘党员联户’助推扶贫攻坚,采取全镇党员干部‘一联一’、’一联几’的机制,对全镇389户955名低收入群体实施联户帮扶。针对低收入困难村安多村的扶贫工作,我们抓好林下养鸡、猕猴桃种植项目的落实,力求在产业扶贫上取得新突破,大力拓宽低收入困难群众增收渠道。”水田镇党委书记黄彬说。
脱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要找准路子。今年以来,乌当区积极开展低收入困难户的精准识别,2017年低收入困难户为2417户6106人,其中民政兜底1121户2180人。区级领导蹲点调研41人次,全区完成3981户脱贫户、低收入困难户的遍访、回访工作,并按每户补助800元——1000元的标准帮助低收入困难户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
乌当区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找准“穷根”,对症下药,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既在“扶志”和“扶智”上下功夫,也在“授渔”上下功夫。以“花卉”产业、乡村旅游为主导,兼顾发展蔬菜、果树种植、优质畜禽养殖等其他产业扶贫,今年以来乌当区完成产业扶贫招商引资项目储备项目49个,引进资金20亿元。
同时,乌当区精准执行“1+10”政策,深入抓好“三访四查五看六保”和抓党建促扶贫工作,打好组合拳。截至7月底,兑现农村低收入家庭在校学生补助34.8万元;代缴合作医疗费115.9万元;发放低保金204.9万元;大扶贫春季攻势期间共发放涉农贷款60460万元;完成5000亩特色农产品(樱桃)种植保险投保试点工作……
如今,贵阳市乌当区干部群众全力实施扶贫攻坚行动,在“黔中秘境·生态乌当”这片热土上,一幅全面小康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