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场,大会主题演讲继续,内容有:
1、汪荣祖:从“儒教中国”说起
2、罗德明(Lowell Dittmer):关于中国的政治文化:一种批判性的分析
3、成中英:从康德的上帝意识到孔子的天道意识:人类共同理性的发展
4、韦爱德(Edwin A. Winckler):儒家思想与气候治理:个人、社会、全球
5、安得列·欧斯特洛夫斯基(Андре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小康社会概念和中国领导人的经济纲领
21日下午,圆桌论坛继续,第一场:儒学源流与展开,内容有:
1、景海峰:当代儒学发展的形态及趋向
2、尼古莱·鲁金科(Nikolai Rudenko):李贽及其对儒家经典的自我解读:以“四勿说”为基础
3、杨海文:先秦诗书文化与孔孟文化守成主义
4、杨泽波:我们应当如何确认自己的智性?——关于儒家生生伦理学逻辑起点的思考之一
5、安志宏:伏羲文明是儒家和合文化的源头
6、王钧林:19世纪中国社会的儒教信仰
7、李致亿:四端之纯善与七情之无有不善
8、包筠雅(Cynthia Brokaw):晚明与清时期儒家文本与大众儒学的产生和传播
9、田富美:清道咸时期京师理学社群建构的一个侧面──以刘廷诏《理学宗传辨正》为考察
10、张平:经典“节期”对话自然“节令”——中国与犹太传统节日的比较研究
第二场:孟子、荀子及其思想研究 ,内容有:
1、卫建国:“欲”及其控制——荀子的伦理秩序和法律秩序论及启示
2、董金裕:对人性的肯定与激励—《孟子·公孙丑上》“四端”的属性及其在修养上的意义
3、梁涛:荀子人性论的历时性发展
4、林宏星:“化性”如何可能?---荀子的性恶论与道德动机
5、段宜廷:应变而不穷──论荀子“变”的哲学及其高效能管理
6、戴兆国: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孟子仁政理想的三重理论关联
7、涂可国:孟子责善论面临的合理性挑战
8、李承律:荀子的同治哲学
9、刘晓艺:明代儒家官僚机制下的荒政干预与孟子的仁政——以《醒世姻缘传》中的描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