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海关缉私部门对涉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掌控后,8月8日,开案时机成熟。在多地海关缉私部门和地方公安部门、烟草管理部门大力支持下,拱北海关缉私局展开“长夏”行动,一举涤荡电子烟油市场的阴霾。
缉私警察发现,电子烟属于新兴行业,尽管90%的电子烟具在境内生产,但绝大多数烟油依赖进口,烟油配方和口感决定用户体验。在2015年,电子烟油进口已经迅猛增长,2016年呈现出数倍增长的“井喷”态势。
经侦查发现, 2015年11月,深圳市某国际货运代理公司首先从事电子烟油进口业务,随即厦门某贸易公司和深圳另外两家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发现其利润可观,也相继开展电子烟油“包税”代进通关业务。
海关缉私警察介绍,上述4家公司分别向百余家国内货主揽货,待国内货主在美国等地采购品牌电子烟油、空运发往香港澳门等地后,再由揽货团伙制作虚假合同及发票进行“洗单”。有的把多种规格烟油统一按照30ml/瓶1美金、60ml/瓶2美金的低价做单,或是单价数值不变、直接将货币符号由美金改为港币等,然后以一般贸易方式经多地口岸申报进口,货物清关后再通过物流及快递分发国内货主。
尽管在通关过程中揽货团伙通过层层“洗单”,向海关申报的价格极为低廉,但是根据他们与货主的“对赌协议”,就能发现这样的低价不被双方认可。以1瓶申报0.6—1美元的30毫升烟油为例,协议规定,如果货丢失了,或者被海关查获了,揽货团伙赔给货主的是按照一瓶7美元的价格。为逃避打击,揽货团伙也会通过其他的一些货主单位或不起眼的经营单位低报价格报关,少数情况下“少报多进”逃税,如在横琴口岸被查获的厦门某贸易公司。
经初步估算,该系列案案值3亿元,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电子烟油市场秩序需规范
根据资料,近几年全球的电子烟销售额以每年300%的速度增长,哈佛大学宣布计划花费3亿美元对电子烟进行长期调研,预计在2030年全球电子烟市场将会达到500亿美元。从国内看,2014年开始,电子烟作为香烟替代品,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在这个新兴行业里面,利润空间大,竞争分外激烈。但我国对其监管尚属空白,在我国,电子烟既不属于药品,也不是保健品、医疗器械,更不是烟草,因而大多数电子烟处于无产品标准、无质量监管、无安全评价的“三无”状态。
拱北海关缉私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样一个不成熟不规范的新行业中,如果有不法企业,通过走私的手段牟取了暴利,其他企业为了自身的市场利益,可能会纷纷效仿,这样就容易导致一个乱象:行业的少数企业的个体走私行为,逐渐演变成为行业多家企业的群体走私行为,这实际上是在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