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无奈之下,陈永明决定卖房。两代人的心血换到了7000元钱。他将7000元钱一分为二,3500元寄给在广东的妹夫救急,另外3500元还了三笔农信社贷款中的两笔。“当时也想过一下子还清贷款,但家已经破成了这样,实在没办法了。”陈永明说。
20多年来,陈永明偶尔会想起还有一笔贷款没还,但因长年在外无法顾及。就这样,县农信社都改制成了农商行,他家最后一笔708元的贷款拖成了呆帐。
回乡后,陈永明决定养羊。在自认为贷款无望的情况下,2016年3月,陈永明来到相邻的石泉县,找到一位过去挖煤时有“过命交情”的朋友,赊了人家103只羊,共欠4.3万元。“我想一定要自食其力,先干起来再说。”
能不能给这个失信的贫困户放贷?从村镇干部那里了解情况后,宁陕县农商行研究后决定“特事特办”,一周之内,就为他发放了5万元、3年期的贴息贷款。这种免抵押、免担保的贴息信用贷款,是陕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专门开通的农户脱贫贷,目前已为全省14.5万多贫困户发放了62亿元的信用贷款。
感动之余,陈永明主动到农商行还清了那笔708元的贷款,本息共计1700元。
“贷款解决了我的大问题”。陈永明不仅还清了赊羊的费用,还建起了羊棚,购买了饲料,过起了每天定时定点放羊的“羊倌”生活。
有了钱,陈永明对养殖更加上心。他将汽车轮胎一切为二,周围再固定上木桩,发明了“只能伸进去头”的羊槽。“羊蹄把食料弄脏了,羊就不吃了,这样能节省粮食。”陈永明说,“这钱来得不容易,我得花好每一分。”
去年他卖了17只羊,赚了一万多元钱。“今年我打算再卖30只,算下来应该能挣2万元,今后生活应该没问题了。”养羊第一年就让陈永明信心大增。
“永明娃子命好,赶上了国家脱贫攻坚的好政策。要是放在过去,他这赤条条的一个大光棍,村上还真是没有办法。”在海棠园村当了20年村支部书记的陈明奎感叹。
最近,陈永明发生一次骨折,一共花了1万多元,但新农合就报销了8000多元。“我觉得回来太对了,在老家也能挣钱养老,也能脱贫致富,生活还有保障。”
现在,陈永明有两个愿望:一是明年移民安置的新房建好后,把借住三姨家的母亲接回来,让她享几年清福;二是用好贷款的每一分钱,把羊养好,至少养到60岁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