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西兰南岛发生地震,距离震中较近的海滨小镇凯伊库瞬间成为“孤城”。一时间,来自世界各国1000多名游客被困,其中包括了125名中国游客。得到消息后,中国领事馆第一时间启动了撤离计划,并租用各种可租用直升机,经过40个小时,125名中国游客全部运送出来。
2016年11月,以色列发生特大火灾,第三大城市海法也受灾严重,山火蔓延、火势失控。面对火情,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第一时间出动,24日当晚即组织大巴将重灾区的海法大学中国留学生全部安全撤出。
身在异乡遭遇危险时,能给你安全感的,还是那一本中国护照。
外媒称中国新版护照是宣示主权的新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国境和在国外证明国籍和身份的证件。中国护照分为外交护照、公务护照、普通护照和特区护照。公务护照又分为公务护照和公务普通护照。特区护照分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和公务普通护照统称为“因公护照”,普通护照俗称“因私护照”。
我国的护照经历过哪些变迁史呢?
1949年开国大典半年后,新中国第一本护照问世。建国初负责领事工作的是外交部办公厅秘书处护照科,护照、签证、海外侨务、外国遗留领馆及在华资产等业务都由护照科的3名工作人员包揽。
新中国护照设计任务交给了护照科的女科员袁蘅,她的业余爱好是画画。袁蘅找来国民党政府护照和苏联、瑞士护照作参考,设计出新中国的护照样式,并征求了民国时期三位外交官的意见。
1949年11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通知各部委,周总理决定:“国内护照由公安部制发,国外护照由外交部制发。”
国内护照和国外护照的说法,源于晚晴及民国时期,国民出国使用的旅行证件及内地旅行使用的通行证件,统称护照,新中国建立初期这种说法仍被沿用,所以有了国内和国外护照的区别,国内护照实际上就是通行证。
新中国成立不久,大陆还残留着“200万政治土匪”和大批国民党特务,为了保卫新生政权,各部队、各地政府和军管会都在自己的辖区颁发护照和路证,设卡查验。周总理关于“国内护照由公安部制发”的决定,就是为了统一政令、规范全国护照格式和颁发相关事宜。
公安部很快设计出国内护照样本,格式、行文与民国时期大体相同,四周为麦穗、稻、谷纹饰,顶部一面五星红旗。周恩来提出了一条修改意见:“护照形式可用,但在国内通用,无须加国旗装饰,图案花纹颜色请自选择。”公安部随即将护照顶部换上红五星,周围纹饰又点了几颗星,国内护照就这样诞生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护照发放居多,国外护照发放量十分有限。新中国成立时,1946年成立的东北行政委员会已发护照三年。北平、上海、广东等省市解放后,也都印发过各自辖区居民的国外护照。
新中国护照不统一,国际社会对其真伪和权威性产生了怀疑,给正常旅行和公务活动带来麻烦。
中央军委第一军医大学校长周泽昭1949年底去朝鲜参加外科医学会议,从新义洲入境朝鲜时,东北代表持东北人民政府外事局发的护照一路绿灯很快通过检查。而她所持的北京市政府发的护照则被朝鲜边防阻拦。“最后,平壤派人迎接,问题才告解决。”周泽昭于1950年1月16日向外交部办公厅护照科反映情况,建议“统一全国护照,尽快印制新中国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