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富在小王营村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宣布成立新区后,和大多数新区的农民一样,他最关心的还是拆迁安置。他说,目前只知道要拆迁,但具体什么时候拆?迁到哪里去?“还都没说!”
以新区筹委会名义写给当地居民的信,承诺提供免费培训(摄影/封面新闻记者代睿)
新区筹委会开展免费技能培训30家央企进行用工对接
在大王镇上,记者发现,和三个月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道路两侧做皮草生意的门店大部分已歇业。一位当地做服装配料生意的商人告诉记者,大王镇做皮草买卖的大部分是外地人,皮草主要供应附近服装加工厂。如今,一些服装厂缩减了产量,很多皮草商“都回老家去了”。
除了皮草、服装,有色金属、制鞋、羽绒是安新三大传统产业。年产羽绒服装1000万件,年产值6.7亿元,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羽绒集散地。制鞋业有企业17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产各类鞋1.5亿双,年产值45亿元,是华北最大的鞋业生产基地。
生态环保在雄安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协调新旧产业的关系上,安新县一直在思考,如何保证环境与产业的和谐,做到可持续发展。
大王镇居民王力回忆,以往镇上每年都会有二三十户人家翻建自家房子。今年3月起,新建房屋被要求停工。对于这一严防楼市、土地乱相的政策,王力表示支持。
他现在考虑更多的是未来的“就业”。如今他家有六亩多地,夏种玉米,冬种小麦,闲的时候去附近服装厂打点零工,“一年下来几万块钱,生活过得还不错”。
“如果不种地,不知道能做什么?”王力说。其实,政府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征地尚未开始,但新区筹委会已着手这些未来“市民”们的工作。
雄安新区就业培训暨劳务用工对接会(图片来源:央广)
6月26日,雄安新区在容城举行了就业培训暨劳务用工对接会议。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30家央企和41家河北地方企业代表参会。新区筹委会副主任于振海透露,将在年底组织1万名有培训愿望的人员参加就业或创业培训,通过多层次教育培训推动新区民众由农民向市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