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洁昕:填补了国内空白
尹洁昕,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系统工程学院学员,博士研究生。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9项科研攻关,提出的信道级联新模式,有效解决了某部队信息化系统改造中的不稳定技术难题;针对军备物资空中定点投放提出的算法模型,提升了对外界环境的抗干扰性;参与某装备系统优化升级,填补了国内空白。
伍升钢:紧盯前沿勇闯九天
伍升钢,某基地某部工程师。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作为基地科技骨干,伍升钢攻克多个关键性技术难题,为圆满完成30余次重大任务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他推导出一整套精确可靠的技术模型,自主研发多项控制软件,使计算精度远远高于规定指标,部分精度优于设计指标一个量级。某重大任务中,他创造性提出不同控制目标模式下的优化算法,使位置精度大幅提升,收敛速度大幅提高。某“国字号”任务中,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重大险情,并迅速提出应急处置方案,确保了任务圆满成功。
冯玮:代替牺牲战友尽孝
冯玮,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一大队一中队副团职飞行员,一级飞行员。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冯玮是空军首批运-20飞行员,为人真诚老实。2010年5月,媒体报道汶川抗震救灾中英勇牺牲的陆航飞行员李月的父母因年迈无人照料,他主动致信二老认亲,郑重许下替烈士当“儿子”赡养尽孝的诺言。7年来,他坚持定期给老人寄送衣物、食品和保健药品,每次探亲休假或到四川出差,都会登门探望。
他和妻子还从为数不多的积蓄中拿出8万元购买4000册图书,以烈士的名义捐给李月生前母校。
王留杰:资助残疾学生20年
王留杰,原某步兵师通信营副政治教导员。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1997年以来,王留杰20年如一日资助两名残疾学生。2003年,开始长年照顾一名双下肢残疾人,多次向贫困山区河南省林州市石口学校赠送学习用品,建立爱心图书室。
2012年,协调所在连队与驻地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帮扶关系,长期为50多名残疾孩子提供帮助。成立“王留杰学雷锋小组”,开展活动近千次,捐款十几万元,帮助50余位残疾人及其家庭走出困境。
胡涛:捡废品资助贫困女孩上学
胡涛,火箭军某训练团训练发射营发射连控制排班长。荣立三等功1次。
胡涛自幼父母双亡。入伍后,他每月从津贴中拿出200元,资助曾因贫辍学的驻地女孩黄娓丹上学。其弟因病双目失明后,他虽背负5万多元债务,但仍靠捡废弃饮料瓶等变卖零钱,坚持资助黄娓丹考上大学。
9年来,他累计捐助近3万元,先后资助4个孩子上学。2012年8月,他所在团专门成立“胡涛爱心基金”,筹措11.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1人,帮助13人重返校园、8人考上大学。
郭力:女友受伤,他不离不弃
郭力,国防大学防务学院教译室讲师。荣立三等功1次。
2008年11月,郭力女朋友来队探访时遭遇车祸,左腿严重受伤,经多次手术治疗后,可能会留下残疾。他坚守爱的承诺,毅然和女友登记结婚。
2010年3月,他父亲确诊患尿毒症,患有不稳定冠心病的母亲无人照管,他把父母接到北京治疗,独自扛起照顾3个病人的重担。
2014年5月,姐姐、姐夫遭遇严重车祸,他筹借医药费近百万元,把姐姐、姐夫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连续而来的困难没有压垮郭力,他始终安心岗位、勤恳工作,出色完成了教学翻译、学员管理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