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主要农产品安全有保障严重污染耕地较少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介绍,“土壤-作物”这个系统中,涉及到土壤类型、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水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的迁移很复杂。农产品质量与耕地环境质量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现在存在的状况是:一方面按照现行标准评价土壤污染超标了,但是产品不超标;另一方面也有农产品污染超标了,但是土壤不超标。
他表示,农业部对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做过一次调查评估,发现在南方有一部分土壤重金属背景值比较高的地区,如果按照现行的土壤环境标准评价,有些已经超出了二级标准,但是产品是安全的,而且有些还是出口产品,经过了进口国的严格检查。总的看,我国主要农产品安全是有保障的。
在耕地方面,他表示,我国耕地土壤超标主要是轻度超标,重度污染的比例比较少,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治理的,能够安全利用。这两年,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在长株潭(湖南)开展水稻产区种植结构调整和修复试点,通过以农艺为主的治理措施,取得了很好效果。所以,总体上我国绝大部分受污染耕地是可防的、可控的、可治的,严重污染不可逆的情况是极少数。
国土资源部:正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污染耕地将划出去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目前部门正在全国推进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今年年底前要基本结束。“十三五”时期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是15.46亿亩。对于严重污染的耕地将依法进行地类的变更,已经不适宜耕种的改为种树,如果种树也不适宜,那就调整为未利用地。
他表示,目前耕地面积多于20亿亩,按照“十三五”规划的耕地总量红线是18.65亿亩,将不稳定和污染的耕地划出去后,仍然能保证在“红线”以内。
下一步,还将加快建立污染场地识别、修复治理、规划用途管控、用地准入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逐步建立起污染地块的名录,确定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国土资源部、发改委、环保部共同配合,严格控制“三高”项目的准入,在建设用地预审、土地审批等环节严格把关。
姜大明介绍,国土资源系统制定的“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提出了“三深一土”的发展战略,就是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和土地科技创新工程,未来将加强这方面的学科建设,同时用科技创新来推动污染土地的治理。
住建部:严格管控已污染工业场地制定细则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表示,将严格管控已经被污染的工业场地,对这些场地的利用一定要保证安全,同时严格管控空间布局,防止新增土地污染。
2017年,住建部将召开全国新区工作会议,在会议上明确向工业区聚集发展的问题,减少土地污染。同时,住建部正在制定工业污染场地规划细则,计划于2016年年底就发下去,为各地在今后遵循。
陈政高表示,已召开专门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要求各地认真抓好落实,今后将加强监管,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