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转基因检测中心每年都会收到科技发展中心的能力验证任务,检测盲样通过才可以保留。每三年都由农业部,科技部等三部门联合成立专家组巡查,检查质量控制体系,档案等。如果巡查合格,才会给该机构颁发检测能力认证证书。
而这里的巡查内容,就包含转基因检测中心日常工作中需要的所有过程性档案,包括所有质量控制需要的对环境的记录,仪器检查校准,标准物质和所用试剂的使用记录,按年度进行的监督员监督工作记录等。
“我们还没有接到国家级的基因检测任务,也没有对外出具过检测报告。因此这些实验都只是对内的,包括新人员培训、新旧技术对比等等,但是这些实验的记录是巡查组评估资质的重要因素。”魏景亮说,2015年7月又是巡查时间,而这些按理来说非常重要的实验记录在当时却在5月份还是一片空白,因此要他和其他工作人员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补齐”3年的实验记录,应对巡查。
“赶作业”式的档案造假机构获得资质认定证书
魏景亮被要求担任“档案员”,负责档案制作管理。由于觉得“良心不安”、责任重大,他多次和导师发生争执,要求退出这项工作。然而却被导师驳回。
后来他在举报材料中详细叙述了检测中心造假的情况:大规模“赶作业”式的档案造假、人员的冒名顶替和制作虚假劳动合同、任用实验技能不熟练的硕士研究生进行检测、对外推脱检测委托,同时有可能私下开出虚假报告。
经过1个多月的“赶制”,档案完成。7月,5位专家组成的巡查组前来进行了为期3天的检查。
“专家应该是看出来了问题的,也提出过具体的整改意见:比如记录不完全等问题。”魏景亮告诉封面新闻,尽管如此,但是巡查组最终还是颁给了该转基因监测中心资质认定证书。
“一个月赶制出来的,笔迹、纸张新旧程度都能看得出来。这和3年照实记录制作出来的根本不同。”魏景亮甚至觉得,巡查组的专家大概也是“心照不宣”。
“所以,这个转基因检测中心具有一切国家承认的检测能力和效力,但实际上却是空壳子,有可能出现错误结论。”魏景亮在自己的举报材料中这样写道。
他告诉封面新闻,在2013年的一次国家盲样检测中,全国42家转基因检测中心有1/3没有通过第一次盲样检测、出现了错误结论,其中也包含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不过好在第二次盲样检测通过了,否则就得大幅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