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谁就会学习谁,心里装着谁就会追随谁。
去年8月,杨树朋找到连队干部,要求去维和。有人不解:“你还有1年就退伍,又上有老下有小的……”杨树朋答道,退伍前跟着连队出国维和,军旅生涯才算圆满。
李磊的战友沈鸿至今还记得,在来部队的火车上,几个四川籍新兵很快就混熟了,挨个聊当兵为了啥。有的说要来学技术,有的说考军校,轮到李磊时,他一本正经地说:保家卫国,准备打仗。当时,这个说法让沈鸿觉得“有点假”。
可后来的事实证明沈鸿错了。去年连队选拔人员参加维和,李磊第一个交了申请。当时,沈鸿悄悄问他,维和这么危险,牺牲了咋办?李磊的回答又是8个字:军人殉国,魂佑疆土。
那一刻,沈鸿真切地感到:李磊在火车上的话是当真的。
出征南苏丹前夜,李磊在日记里这样写道:5年前,我选择了远行,背上行囊,告别家人,走进军营;5年后,我再次选择远行,离开家乡,走出国门,踏上万里之遥的非洲大地……假如有一天我走了,你们不要想起我,这些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自己无悔。
7月10日20时43分,李磊停止了呼吸。次日9时24分,杨树朋也失去了脉搏。
用生命履行使命,这两个追梦的士兵最终和他们的梦想长相厮守。
英雄有志
这是埃塞俄比亚维和步兵营不会忘记的名字——中国士兵李磊。
今年2月,埃塞俄比亚步兵营一辆步战车出现故障,几名修理人员折腾了好几天,依然无可奈何。
那天,作为维和步兵营步兵一连修理工的李磊受命去帮忙修车。起先,见中国营只派来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对方有点失望。
但让埃军官兵想不到的是,3小时后,李磊就把战车修好了。
入伍5年,李磊曾让许多人“想不到”。
2011年,站在队伍里,身高1.65米、体重不到60公斤的新兵李磊,显得格外瘦小。人高马大的新兵班长陈胜军,很不情愿地把这个“小个子”领回班里。
新兵连第一次摸底测试,李磊5项测试4项不及格。班里来了个“后腿兵”,陈胜军十分郁闷。
然而,陈胜军渐渐发现这个“小个子”不一般:仰卧起坐、俯卧撑、引体向上……别人做100个,他咬着牙做200个;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绕着营区跑;中午不睡觉,他还在跑;晚上熄灯后,他继续跑……结果,新兵下连考核,李磊各项课目全部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