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有人担忧中国经济会一路下滑,甚至会击穿6.5%这条线,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也会拖累世界经济,请问您怎么看?
李 克强:世界经济现在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又深度地融入世界经济,会受到影响和冲击。中国经济本身也在转型,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在凸显,所以说下行的压力确实 在持续加大。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地区和行业的走势分化。实质上它说明了中国经济是困难和希望并存,如果从底盘和大势来看,希望大于困难。
我 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就不会“硬着陆”。因为中国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人民群众可以说有无穷的创造力,而 我们政府确实还管了一些不该管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事情。通过推进改革,就可以激发市场更大的活力、人民群众更大的创造力,把亿万群众的勤劳和智慧的空间 拓展开来,就可以顶住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
当然,世界经济走势还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也在增加,但是我们有政策储备。去年是世界经 济6年来增速最低,我们还是实现了7%左右的增长目标,我们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但可持续的路,就是推进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当中,还会有小幅 的、短期的波动,但是如果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我们有创新宏观调控的手段,可以稳定中国经济的运行。
化解产能过剩
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
彭博新闻社记者:如何解决好保持中国经济的一定增速以及避免可能会产生不稳定影响的下岗问题,如何确保不会影响您本人所说的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改革议程的推进?
李 克强: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改革和发展是不矛盾的,我们恰恰可以通过结构性改革来释放市场活力,支撑经济的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也看到,的确产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过剩产能,主要是在重化工领域,现在我们已经选择了钢铁、煤炭这两个领域在去产能上先行突破,与此同时要避免出现大 规模的下岗潮。
过去两年,我们在钢铁领域淘汰了上亿吨的产能,涉及到上百万职工。由于我们高度重视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了大量 的职工转岗或得到妥善安置,可以说积累了经验。下一步要推进去产能,我们必须做到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中央已经 建立了1000亿元主要用于转岗安置的专项资金,如有需要还可以增加。当然,地方政府相应配套要跟上,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双赢,在去产能、促发展、稳就业之 间达到一个平衡,最终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实现重化工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