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数千人八宝山送别阎肃
昨日,八宝山殡仪馆,阎老的儿子手捧阎老遗像走出告别大厅,其身后数人抬着阎老的遗体步向灵车。
殡仪馆门口,送别阎老的群众队伍里,一男子举着写有“阎肃老师我们想您”的标牌。
送别的队伍里,人们拿着印有阎老遗像的生平简历。
新京报讯 (记者信娜)昨日,阎肃追悼会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数千人前去吊唁。10时40分许,阎宇手捧父亲的遗像,数人抬着阎老的遗体,在祝福声中步向灵车。
2月12日凌晨3时7分,86岁的著名艺术家阎肃因病逝世。
《红梅赞》音乐中送别阎老
天未亮透,冷风不时呼啸。八宝山殡仪馆外,从全国各地自发赶去悼念阎老的群众已开始等待,他们中有中年人,有满头银发的老者,还有人举着“阎肃老师,我们想您”的标牌。
太阳爬升,凉意仍未消散,人群也越聚越多,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阎老的怀念。数十人拿着写给阎老的诗歌,久久伫立。其中一位中年人说,他一定要参加追悼会,送老人家一程,“他是我一直的偶像”。
上午9时许,阳光倾泻,数千人循着队伍慢慢走向礼堂,与阎老告别。
殡仪馆礼堂外,“沉痛哀悼阎肃同志”的挽联挂在中央,庄严肃穆;礼堂内,《红梅赞》的音乐声萦绕耳畔,低回婉转。阎老身着空军制服,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
吊唁的人们向遗体深鞠躬后,缓步绕阎老遗体一周。一位银发老者伫立在阎老的遗体前久久不肯离去,低语着“我来看你了”。
阎肃生前创作千余件作品
留言簿上,前来悼念的群众纷纷签名。“歌声曲曲红梅赞,永留青史在民中。”写下这些话时,张先生情绪激动,手微微抖动。从小听着阎肃的歌曲长大,他说写下的都是他的心里话。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阎肃创作了千余件作品,包括《敢问路在何方》、《红梅赞》《长城长》、《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等耳熟能详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