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澎湃新闻 2019-12-19 11:36:03
A+ A-

喜欢收藏老照片的朋友,对西德尼·戴维·甘博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他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是一位社会学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业余摄影师。鲜为人知的是,他是著名日化企业“宝洁”(P&G)创始人詹姆斯·甘博的孙子,一个正经的“高富帅”。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1908年,18岁的甘博和父母、弟弟第一次来到中国。这是他和弟弟坐在当时的独轮车上的合影

从1917年至1932年期间,西德尼·甘博曾多次来到中国,拍摄了大量照片,为中国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留下了珍贵的影像档案。他的镜头记录了中国各地社会风俗、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珍贵的画面如今已存世不多。

而在他的第一次中国之行中,则对北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留下了大量的影像资料。为我们了解百年前的京城,提供了大量的图片素材。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晚年的西德尼·甘博先生

从小优渥的生活条件不但使小甘博进入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求学,还培养了他此生最大的兴趣爱好——摄影。1908年,少年甘博与父母旅行时第一次来到了中国,他一下子就被这个东方古老神秘的国度迷住了,用甘博自己的话说,这次访华之旅“就像是被一只东方的昆虫叮咬了一口”。正是出于这种魂牵梦绕,使甘博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又三度寻访中国。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幼儿园的孩子们对甘博的相机很感兴趣

甘博家族与美国在华创办的教会大学之江大学校长费佩德一家的渊源颇深,甘博在第一次造访杭州(之江大学所在地)时,便与年长自己十几岁的费佩德结为挚友。作为同样对中国人文地理具有强烈兴趣的摄影发烧友,甘博于1917年6月和费佩德及另一位朋友在上海会合,溯扬子江而上,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四川境内。他们原本计划继续前往拉萨,却因僧侣暴乱,西藏边境被关闭而未能如愿。但是4个多月的旅途中,他们拍摄了3500多张景致各异、内涵丰富的黑白照片。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雍和宫里在跳鬼舞的喇嘛

在华期间,甘博曾担任北京基督教青年会的干事,负责社会调查和教育改革方面的工作,还在燕京大学任教。1922年秋,他与燕京大学神学院的教师步济时一起创建了燕大社会学系。他们合著的调查报告《北京社会调查》也在美国发表,一时洛阳纸贵。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街头的鼓乐班子

这份调查报告的内容包罗万象,从政治、经济、社会、商业、教育以至基督教的活动等无所不包,开启了中国现代社会调查的先河。甘博希望通过对中国社会的调查和评究,来帮助这个国家的贫苦大众。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北京高等师范里的机械车间

1924年至1927年,他再次来到中国,在此期间他对283户家庭进行了调查,并于1933年出版了《北平的中国家庭是怎样过活的》一书。此后,出于对平民教育运动的创办人晏阳初所作的“定县实验”的兴趣,他于1931年至1932年间第四次来到中国开展社会调查。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北京,一位穿着入时的周先生

在甘博写就的与中国有关的书籍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定县:一个华北乡村社区》。此书初版于1954年,为了论证书中提出的观点,甘博还将自己在定县拍摄的照片制成插图,作为佐证。后来,这本书成为西方史学界研究20世纪中国乡村的必读课本。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在制作地毯的工人

与甘博留下文字的广泛影响相比,甘博所拍摄的有关中国的照片底片却被遗忘在家中的阁楼里,一直无人问津。这些尘封许久的珍贵影像,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下重现天日。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甘博拍摄的珠市口大街旧貌

1984年,在普林斯顿亚洲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参会的甘博长女凯瑟琳·甘博惊讶地发现:“投映在墙上的一些有关中国风土人情的幻灯片是父亲拍摄的,这些幻灯片美丽而着色奇异。”为了挖掘更多影像资料,协会主席艾斯特特意来到了甘博家中。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端午节,抱着小孩晒太阳的旗人妇女

甘博的遗孀伊丽莎白·甘博将艾斯特领到家中三楼的一间壁橱前。经过他们的仔细翻检,发现壁橱里的几只檀木盒子中存放着几百张人工着色的彩色幻灯片,另外的几个鞋盒子里则装满了近6000张黑白照片的底片。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北京一户富裕人家举行的新式婚礼

发现照片的两年后,由凯瑟琳女士发起并成立了“西德尼·戴维·甘博中国研究基金会”,专门致力于保存和研究这批珍贵的老照片,并且从中精选了250张有代表性的照片,于1989年在北美19个城市及中国内地13个城市进行了首次巡回展出。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1918年左右,北京街头传统婚礼的接亲场面

从那以后,西德尼·戴维·甘博的其人其事,逐渐传遍了大洋彼岸。为了使这批珍贵的历史影像得到更为妥善的保管,2006年,凯瑟琳女士将其父拍摄的这批老照片及底片捐赠给了美国杜克大学善本、手稿和特藏图书馆。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北京妇婴医院里的慈善病房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一处粥厂傍边刚领完粥的孩子们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北京通州的老鞋匠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百年前的“全职爸爸”是这样带娃的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街边上晾晒的“猪尿泡”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1920年左右的安定门(东北面),此时瓮城与闸楼已拆除,箭楼城台留下了一段瓮城残月墙

您看,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巧合,和瑞典美学史学家喜仁龙先生一样,甘博也对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赞叹不已,并且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这让我们在感慨的同时,也不由得更加怀念业已消失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了。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上世纪20年代初,喜仁龙教授经民国政府特许,通过对北京城墙、城门长达数月的实地考察、测绘,并结合文献研究最终完成的学术专著《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译作“北京城门与城墙:奥斯伍尔德·喜仁龙的调查与印象”)。

书中共收录珍贵影像109帧,测绘图50幅,以及大量工程勘察记录,同时引用了《顺天府志》等北京历史文献,考证十分严谨,是记录老北京城墙城门最为翔实可靠的文献,一本至今无人超越的盖棺之作,并以精美绝伦的金属版印刷,全球限量发行800册。

百年前的“高富帅”和他留下的京城百态

有鉴于1985年燕山出版社之译本,翻译及印刷技术中的遗憾,“正阳文库”将据本号所藏1924年原版《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印制“影印版”限量发行,并同时重新译制中文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亲自作序。谨以此书献给消失半个世纪的城门、城墙!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