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中国军网 2019-11-14 15:42:31
A+ A-

【冷热军史】

兵者,国之大事。

军队不生产谷物,但生产安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军史里的点点滴滴,记录着一支军队走过的路。

“井延坡”工作室开辟“冷热军史”专栏,约请知名军史专家定期推出网评文章,解读中外军事史上的热点事件和战史背后的各类冷知识,为您打开一个观史的新视角。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江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属于国民政府战斗序列,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之一。

抗战时期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新四军的武器装备很杂,可以说有什么用什么,除了步枪,还有手枪、轻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山炮等,而且几乎完全是轻武器,极少有重武器,更别说坦克、飞机了。新四军武器装备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1)改编新四军之前红军的武器装备。(2)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曾拨给新四军部分武器弹药。(3)缴获日伪军的。(4)新四军兵工厂自制。

近期,中国军网井延坡工作室约请军史专家徐平为您盘点新四军使用过的武器装备,敬请关注。

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丨细数新四军主要武器装备

1896年汉阳兵工厂正式开始生产仿M1888式毛瑟步枪,定为八八式,因其枪管外面设计有一个作为保护层的套筒,俗称“老套筒”。1904年,湖北枪炮厂改名为湖北兵工厂,又称“汉阳兵工厂”。同年,对八八式毛瑟步枪进行了改进,去掉套筒,并将枪管外径从13.4毫米加大到14.8毫米。1910年,增加上护木,又将直立式表尺式样改良为固定弧式。由于八八式步枪最先并主要是由汉阳兵工厂生产的,故被称为“汉阳造”。抗战时期汉阳兵工厂于1938年内迁并入国民党军政部兵工署第21厂,从1939年至1944年生产的汉阳造在枪匣上印有卍字厂徽及『汉式』字样。21厂生产的汉式步枪和汉阳造88式步枪构造相同,诸元也完全相同,习惯上仍称“汉阳造”。40多年里,共生产了100多万支。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老套筒”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汉阳造”

总之,老套筒和汉阳造(包括“汉式步枪”)是一种枪。老套筒也是汉阳造,但是汉阳造不都是老套筒,老套筒即初期的汉阳造。从20世纪初,一直到抗战结束,汉阳造在中国一直是主力武器之一。汉阳造在八路军、新四军部队中也装备不少。甚至直到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仍有一些部队使用汉阳造。

汉式步枪(“汉阳造”)性能参数

作业原理:旋转枪栓,双前栓榫锁定,手动

口径:7.92mmx57

长:1250毫米

枪管长度:29.13

枪重;4.14kg

弹匣容量:外露单排弹仓,5发,曼里夏式弹匣

初速:600米/秒

最大有效射程:1300米

据原新四军皖南修械所首任所长朱遵三回忆,修械所的主要产品之一就是仿制汉阳式步枪。当时生产仿制汉阳式步枪的最大难题是制造枪管。朱遵三和吴运铎等军工战士冒险在各地收集原材料,同时也从上海购置了一批机械设备,这样修械所才用机械加工替代了手工生产。从1938年到1940年,修械所每月可以生产仿制汉阳式7.92毫米步枪15支。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抗战时期新四军修械所工作场景

中正式步枪,为德国毛瑟“标准型步枪”(毛瑟1924式步枪)在中国授权生产版本,使用7.92×57毫米尖头形毛瑟枪弹。1935年由巩县兵工厂(兵工署第十一厂)生产,成为国民革命军的制式步枪。后来逐渐取代各兵工厂生产的汉阳八八式步枪。

因造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国民政府将新枪定名为“二四式步枪”,最初在枪身机匣上打上“二四式”印记。后又定名为“中正式步骑枪”,枪身机匣打上“中正式”印记。比较特别的是其配用的全长达575毫米的刺刀,中正式枪身较日军的三八式步枪短,采用格外长的刺刀与重视白刃格斗有关。1935年双十节后,该枪正式开始大量生产。1937年统一了图纸、标准与材料、工艺,所以有人认为中正式步枪是中国第一种采用统一规格的制式步枪。抗日战争爆发后,巩县兵工厂因日军多次轰炸导致中断生产,此前共生产了11万余支。有三家枪厂迁往后方经调整筹备之后,开始继续生产中正式步枪。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中正式步枪

因该枪口径7.9毫米,八路军、新四军习惯称其“七九”步枪。粟裕大将在回忆录中提到,1940年秋黄桥战役“选择翁旅为首战歼灭对象,是一着奇兵。因为翁旅在韩德勤的战斗序列中,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全旅三千多人,一色的‘中正’式七九步枪,每个步兵连有崭新的捷克式机枪九挺,号称‘梅兰芳’式部队(指装备漂亮)……”说明中正式步枪当时属于精良装备。

中正式步枪性能参数

口径:7.92毫米

枪全长:1110米

枪管长:600毫米

全重:4千克

刺刀全长:575.5毫米

作业原理:旋转后拉式枪机,手动

弹仓容量:内藏式弹仓,5发,桥夹装弹

弹药:7.92×57毫米

初速:810米/秒

表尺射程:2000米

瞄准具: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

毛瑟98步枪,是德国毛瑟兄弟在1898年研制定型一种毛瑟步枪,同年被德国军队采用为制式步枪。该枪精度高,杀伤力强,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步枪。

毛瑟98步枪性能参数

作业原理:手动旋转枪栓

枪长:1255毫米

枪管长;646毫米

口径;7.92×57毫米

枪重:4.08千克

枪口初速:859米/秒

弹匣容量;5发内藏式弹仓

瞄准具;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毛瑟98步枪

1907年,广东军械厂、江西制造局和奉天兵工厂开始仿制德国毛瑟M1898式7.92毫米步枪;1908年,上海兵工厂也开始仿造毛瑟1898式7.92毫米步枪;1911年,上海厂将M1898步枪的口径改为6.8毫米,称“光绪三年式”步枪,当局曾想以此口径统一全国步枪口径,1912年改称民国元年式步枪;1919年,上海、四川兵工厂将元年式步枪的6.8毫米口径改为7.92毫米口径,名称不变。随后,四川厂、巩县厂也制造此枪,其枪管长了8毫米。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战败,《凡尔赛和约》将其军队限制为10万人,许多剩余武器进入国际市场。中国当时正是军阀混战时期,许多1898式步枪也经由不同渠道,流入中国,装备于各派军队。30年代,国民政府曾向德国采购过一批毛瑟98B步枪。新四军部队装备的步枪很杂,常见的就有十几种,其中也有德国毛瑟98步枪。但通常并不叫它“毛瑟98”步枪,而是因其口径7.92毫米顺口称为“七九”步枪。这里的“七九”步枪,还包括“汉式”步枪。中正式步枪虽然也是七九口径的,但不称为“七九”步枪。据新四军第六师《一九四一年军事工作总结》中提到:“江抗”东路指挥部共有6个支队,第一、二支队步枪齐全且较好(多三八、中正),弹药亦较足。五、六支队火器配备较差,步枪差(多七九、套筒)。显然,这里提的七九步枪不包括中正式。

“水连珠”诞生于19世纪末的俄国,正式名称是M1891型莫辛-纳甘步枪。1886年法国率先采用了使用无烟药枪弹的M1886勒伯尔步枪,欧洲国家群起效仿。俄国陆军上尉谢尔盖.伊万诺维奇·莫辛设计出一种7.62毫米样枪,最后确定的方案被称为莫辛-纳甘步枪。虽然新枪已经定型,但俄国兵工厂却没有足够能力立即投入生产,因此首批产品是次年由法国夏特洛尔国营武器工厂制造的,在本国投产则已是1894年。

M1891型莫辛-纳甘步枪性能参数

作业原理:手动旋转枪机

枪长:1235毫米

枪管长:800毫米

口径:7.62毫米

枪重:4.1千克

枪口初速:731米/秒

上弹方式:5发凸出式弹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军队大量开进中国东北,这款步枪也开始流入中国。当时中国称手动供弹的弹仓式连发枪为“连珠枪”,M1891型莫辛-纳甘步枪就得名“水连珠”,为什么有一“水”字?据说配发的是俄国的水兵部队,故得此名。当然也有另外的说法。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水连珠”步枪

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水连珠”曾大量装备黄埔学生军和冯玉祥的国民军。抗战爆发后,1937年8月起,苏联根据《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开始向中国提供经济贷款和军事援助。到1941年停止时为止,共提供“水连珠”5万支、步机枪弹1.2亿发。虽然国内金陵、汉阳及后来的第二十兵工厂均制造过俄式枪弹,但数量远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当时部队中仍以7.92毫米口径步枪为主。八路军、新四军部队中也有一些“水连珠”步枪,数量不是很多,但也是一种常见步枪。甚至直到抗美援朝战争时,志愿军部队还大量装备苏联提供的“水连珠”步枪。

一提起三八式步枪或“三八大盖”,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抗日战争。三八式步枪可能是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最熟悉的一种兵器了。三八式步枪是一种手动枪机步枪,它是日本侵略军在侵华战争中使用的主要武器之一。因其枪机上有一个拱形防尘盖,在中国俗称“三八大盖”。防尘盖在开栓抛壳和推弹关栓时,能随枪机一起后退或前进,起到防尘作用。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三八式步枪

1905年,三八式步枪在东京小石川炮兵工厂定型生产,取自日本明治天皇的年号:明治三十八年,被命名为“三八年式步枪”,也常把“年”省略而称为“三八式步枪”或“三八步枪”。从那时起三八式步枪就成为日本步兵的制式步枪,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八式步枪结构简单,发射6.5毫米口径枪弹,射击时后坐力小、易于控制,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准确度。但是6.5×50毫米枪弹杀伤威力不足。三八式步枪配有单刃刺刀,刀长500毫米,可装在枪上用于拼刺,也可握持刀柄进行劈杀。

三八式步枪性能参数

作业原理:旋转后拉式枪机

全长:1280毫米

枪管长度:797毫米

重量:3.95公斤

口径:6.5毫米

上弹方式:弹仓供弹

弹药:6.5×50毫米步枪弹

弹仓容量:5发

初速:765米/秒

有效射程:460米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38式6.5×50mm步枪弹

中国引进日式步枪始于清末。最初是三十式步枪,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后连续几年都有采购。民国初年,北洋陆军和各地军阀陆续向日本购买步枪,三八式、三十式及村田式。30年代开始,中国国内也有不少仿造的三八式步枪,其中,山西仿造的三八式及三十年式的步枪最多。

抗日战争时期,三八式步枪是日本侵略军的主要制式武器,也是新四军缴获并使用最多的武器装备之一。

驳壳枪,在中国有多种称谓,如“二十响驳壳枪”“盒子炮”“匣枪”“自来得”“快慢机”等等。德国毛瑟兵工厂制造的一种手枪,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由德国费德勒兄弟研制,并以毛瑟命名。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次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又称盒子炮,也有称为匣枪的。该手枪具有威力大、动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流传于世界许多国家。德国毛瑟兵工厂从18世纪末开始,在近40年中先后生产了约100万支各种型号的驳壳枪,旧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接纳了其中70%以上的数量。据统计仅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向中国倾销的各种毛瑟冲锋手枪达40万支之多。而且中国很早就有仿造,汉阳兵工厂于1921年首先仿造带10发子弹固定弹匣的M1896毛瑟冲锋手枪,以后10余年间,产量惊人。随后,河南巩县兵工厂等五个规模大小不一的兵工厂也仿造毛瑟冲锋手枪。这些国产的毛瑟手枪(M1896式)与原装的在构造上完全相同,只不过在枪上刻有不同的厂名或厂徽。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看看二十响驳壳枪和它的枪套,就知道为什么叫“盒子炮”了。

毛瑟M1896手枪性能参数

作业原理:管退式

枪长:288毫米

枪管长:140毫米、100毫米

口径:7.63×25毫米

枪重:1160克

枪口初速:425米/秒

上弹方式:10发内置式弹匣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驳壳枪装上长枪托后可抵肩射击,相当于冲锋枪。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新四军教导队战士在战斗中使用加长枪托的驳壳枪.

驳壳枪在新四军部队中数量不少,在各类手枪中是最多的。原新四军三支队营长陈仁洪回忆:一次,我们从支队部令回了几箱印着外文的木箱子,打开一看,全是崭新的德国造驳壳枪!排以上干部每人都领了一支。我们简直高兴极了。

新四军许多兵工厂可以修理驳壳枪,如第一师所属制造厂、修理厂1941年共修理驳壳枪108支。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展出的新四军使用的部分手枪,驳壳枪居多。

勃朗宁手枪

勃朗宁研制手枪始于19世纪末,1897年取得专利,其产品主要由比利时的FN国营兵工厂、美国的柯尔特武器公司及雷明顿武器公司制造。从民国初年开始,中国仿造了大量的勃朗宁1900式手枪,民间俗称“撸子”、“八音子”、“枪牌撸子”“十子连”,其数量、种类仅次于驳壳枪(盒子炮)。正因为如此,勃朗宁手枪是这一时期中国军队中装备使用较多的手枪之一,也被新四军缴获甚多并装备使用。其型号有M1900式7.65mm、M1903式9mm、M1906式6.35mm、M1910式7.65/9mm等,此外还有上海金陵兵工厂仿制的M1900式勃朗宁手枪。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勃朗宁M1903式手枪

8寸勃朗宁手枪性能参数

作业原理:自由枪机式

枪长:203毫米

枪管长:142毫米

口径:7.65×17mm

枪重:907克

枪口初速:318米/秒

上弹方式:10发单行插入式弹匣

当时对国产勃郎宁大号手枪也称“十子连”——因其装弹数为十发而得名(但“十子连”也泛指凡是装弹数为十发的手枪)。新四军的一些兵工厂也能仿造“十子连”,如新四军第五师的兵工厂就曾自制数百支“十子连”手枪。

“撅把子”

是一种民间土法制造的手枪,该枪一次只能打一发子弹,打完后,还要把握把向下掘开退出弹壳,再装弹,所以称“撅把子”,由于是单响枪,又称“独撅子”“独一撅”“独角牛”“单打一”。这些枪的枪管都是自行打制,有的用铁条盘成。口径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发射手枪弹,有的甚至发射来源广泛的步枪弹。其中有些有膛线,而多数则是滑膛。

为满足在抗日武装对枪的需求,根据地大量制造这种撅把子作为推广群众性游击战的重要武器,主要装备民兵和游击队,甚至在新四军正规部队中也有少量在使用。当时新四军各师兵工厂都能生产这种简易武器,仅五师兵工厂几年间就生产了1500支撅把子。1942年初,各县地方武装也得到发展,应城、安陆等县相继设立撇把子手枪制造厂。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新四军使用的撅把子

“王八盒子”

在抗日战争时期,所有侵华日军包括宪兵、警察、特务配备的手枪,除了日本本国制造的以外,许多都来自欧美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品种多,型号杂。然而,日军中配备和使用最多的手枪,是南部十四年式8毫米半自动手枪。但是,在当时以至现在的中国百姓中,说起“南部十四年式8毫米半自动手枪”这个名称来,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是,要提起“王八盒子”来,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王八盒子”即“十四年式”手枪(十四年式拳铳)。上世纪20年代,日本为了解决当时日本军队没有统一制式军用手枪的问题,于大正天皇十四年(公元1925年),在日本陆军大将南部麒次郎设计的南部陆式8毫米半自动手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一种通用手枪,定名为“十四年式”手枪。大正十五年(1926年)11月,日本名古屋兵工厂开始批量生产“十四年式”手枪。同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去世,昭和天皇继位,12月31日,昭和元年始,但是“十四年式”手枪左面的铭文仍沿用“十四年式”。此后,“十四年式”手枪很快在日军中普遍装备。入侵中国东北的关东军,是最早装备“王八盒子”的日本侵略军。因为“十四年式”手枪枪套像乌龟壳,又是日本鬼子使用的,就被中国军民称为“王八盒子”。许多有关抗战内容的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王八盒子”。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井延坡丨细数新四军武器:从“老套筒”到“三八大盖”

“王八盒子”手枪及枪套

大正十四年式手枪性能参数

服役年代:1925—1945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8毫米

枪管长:117毫米

全枪长:230毫米

重量:0.9公斤

装弹数:8发

有效射程:60米

最大射程:600米

“王八盒子”是二战时期日军装备的制式手枪,也是日军正规部队普遍装备的标准手枪。可以说,“王八盒子”是当时日军的一件标志性装备,因此也是新四军从日军手中缴获最多的手枪。

责任编辑:傅鑫 CM033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