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毛泽东巧用“杨柳”缅怀两位革命烈士

党史博采 2019-11-06 14:49:46
A+ A-

毛泽东巧用“杨柳”缅怀两位革命烈士

文/王树人

“杨柳”作为一个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在古典诗词中俯拾即是。例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唐代刘禹锡《竹枝词》);“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代王昌龄《闺怨》)。古典诗词中所出现的“杨柳”不是指杨树和柳树而言,而是单指柳树,与现代植物学分类中所说的杨树没有任何关系。例如由古代流传下来的成语“百步穿杨”中的“杨”就是“柳”,是说在百步之外用箭能射落柳树的叶子。后历代诗人为我们留下的诗词中的“杨柳”,无一例外均指“柳树”而言。在诗词中用了“杨柳”,不是指“柳树”,而是别有用意,唯独是伟大的诗人毛泽东。他在1957年5月11日曾以《游仙(赠李淑一)》(1963年12月最后定名为《蝶恋花·答李淑一》)为题写的一首词中,巧用“杨柳”缅怀了两位革命烈士,即他的夫人杨开慧和亲密战友柳直荀。此首词是:“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毛泽东的这首词是怎样公开发表的

毛泽东为什么要写《游仙(赠李淑一)》这首词?这得从李淑一给毛泽东写的一封信说起。李淑一,1901年生于湖南望城的一个书香门第。入读福湘女中时,与杨开慧成为同窗好友。柳直荀与毛泽东则是在长沙读书时相识,并在共同从事革命活动中结为亲密战友的。后来,在毛泽东的关心和帮助下,由杨开慧当“红娘”,1924年10月30日,柳直荀与李淑一结为伉俪。1927年5月21日(当晚长沙即发生了“马日事变”)后,柳直荀就和李淑一失去联系。李淑一后来则教书,抚育儿女,又长期担心着柳直荀的安全,企盼他能回到自己的身边。1933年夏季的一天晚上,李淑一在梦中见到丈夫衣带褴褛,血渍斑斑,不禁大哭而醒,于是连夜写下了《菩萨蛮·惊梦》一词。词曰:“兰闺寂寞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李淑一一直没有得到柳直荀是否牺牲的确切消息,她痴情地思念着等待着,直到建国初期才从毛泽东写给她的信中得知“直荀牺牲”的噩耗。李淑一悲痛不已,但深为丈夫“临难不苟免”的壮举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1957年1月,毛泽东的十八首旧体诗词在《诗刊》创刊号发表,当时在湖南长沙第十中学担任语文教员的李淑一拜读后,回想起毛泽东早年曾用“虞美人”词牌填过一首词赠与杨开慧,但除记得头两句外,其余俱忘却了,于是已经有三年没有写信给毛泽东的她,就在1957年春节(2月7日)给毛泽东写了一封贺年信。信中谈了自己读毛泽东诗词的感想,也附上了自己在1933年夏悼念丈夫柳直荀的那首词《菩萨蛮·惊梦》。李淑一在信中说:“1933年夏,道路传言直荀牺牲,我结想成梦,大哭而醒,和泪填《菩萨蛮》一首。”同时还请求毛泽东将过去赠杨开慧的《虞美人》全词抄赠给自己。

◆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致李淑一的信。

◆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致李淑一的信。

5月11日,毛泽东给李淑一写了一封信,信的全文是:“淑一同志:惠书收到。过于谦让了。我们是一辈的人,不是前辈后辈关系,你所取的态度不适当,要改。已指出‘巫峡’,读者已知所指何处,似不必再出现‘三峡’字面。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暑假或寒假你如有可能,请到板仓代我看一看开慧的墓。此外,你如去看直荀的墓的时候,请为我代致悼意。你如见到柳午亭先生时,请为我代致问候。午亭先生和你有何困难,请告。为国珍摄!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据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

此信中的“已指出‘巫峡’,读者已知所指何处,似不必再出现‘三峡’字面”句,是针对李淑一在信中对《水调歌头·游泳》提出修改意见而言的。信中提到的“柳午亭”系柳直荀的父亲。“游仙诗”是指道教诗词的一种体式。就其本义而言,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李淑一收到毛泽东复信后,当时正在长沙第十中学实习的湖南师院中文系三年级的学生读到了这首词,激动万分。于是他们去信请求毛主席同意他们将此词在他们的“十月诗社”油印诗刊《鹰之歌》上首先发表。11月25日,毛泽东给这时已升入四年级的“十月诗社”社长张明霞同学复信,欣然同意他们的请求:“张明霞同志:来信早收到,迟复为歉!《蝶恋花》一词可以在你们的刊物上发表。《游仙》改《赠李淑一》。祝你们好!”由于《鹰之歌》已在1957年秋“反右”运动中被迫停刊,这首词就改由湖南师院院刊《湖南师院》1958年元旦特刊公开发表,发表时题为《游仙(赠李淑一)》。这首词在《湖南师院》上发表后,很快就在全国引起了轰动。1958年1月5日上海《文汇报》予以转载,1月7日《人民日报》转载时题为《蝶恋花·游仙·赠李淑一》。《诗刊》在1958年1月号(1月25日出版)刊载时,题为《蝶恋花·游仙(赠李淑一)》。随后全国各家报纸均在醒目位置陆续刊登。一时注家蜂起,人们争相传诵。

1959年6月27日,毛泽东回韶山在长沙短暂停留时,特意在蓉园亲切接见了李淑一和杨开慧的兄嫂杨开智、李崇德。毛泽东不但高兴地与李淑一合影留念,还把李淑一介绍给在座的客人说:“她就是李淑一,开慧的好朋友。她前年把怀念直荀的词寄给我,我就和了她这首《蝶恋花》,完全是按照她的意思和的。”两年后,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蓉园接见,李淑一写了一首七言律诗:“忆昔长沙识伟姿,重逢已是盛明时。卅年事业惊环宇,四海人民仰导师。话到忠魂弥恳挚,暖如朝日更温慈。九霄杨柳春常在,附骥深惭蝶恋词。”《蝶恋花·游仙·赠李淑一》公开发表后,李淑一曾说:“我在《菩萨蛮》里写道:‘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主席向我回答了征人的去处:‘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我的《菩萨蛮》末两句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毛主席答我的是:‘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我是在想念传闻中牺牲了的亲人,主席是答我烈士忠魂也因人民革命胜利而高兴落泪。主席的词写出了烈士的高尚革命气节和伟大革命精神,主席是了解他们的。”

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删去了“游仙”二字,并把“赠”改为“答”,成为今题《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初发和以后各种版本的毛泽东诗词均未附录李淑一原词,都只在注释中提到李淑一曾将她写的纪念柳直荀的一首《菩萨蛮》词寄给作者,作者写这首词答她。

最初公开发表未对“杨柳”作注

《蝶恋花·答李淑一》公开发表后,虽然注家蜂起,但包括郭沫若、臧克家、周振甫等名家在内的“每一家”均未注明柳直荀是怎样牺牲的,也未注明杨开慧是毛泽东的夫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北京第一版《毛主席诗词》对这首词的“编者注”是这样写的:“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七年五月写给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同志的。词中‘柳’是指李淑一同志的爱人柳直荀烈士。他是毛泽东同志的老战友,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过南昌起义,一九三二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骄杨’是指杨开慧烈士。她在一九三零年红军退出长沙后,为反动派何键杀害,她是李淑一同志的好朋友。……”这就是说,从1958年1月《蝶恋花·答李淑一》在《诗刊》公开发表后,一直到1963年12月乃至以后数年读过这首词的普通老百姓,谁也不知道杨开慧是毛泽东的夫人。为什么“注家”都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呢?时至今日,笔者查阅了许多资料,也没有见到“解读”这个问题的权威文章。

◆1959年6月,毛泽东(前排左三)在长沙与李淑一(前排左五)等人合影。

◆1959年6月,毛泽东(前排左三)在长沙与李淑一(前排左五)等人合影。

其实,柳直荀并不是“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的,而是在1932年9月惨遭执行王明“左”倾路线的夏曦作为“改组派”杀害的。柳直荀,原名柳克明。1898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高桥镇中兰村。除上述“编者注”外,他参加南昌起义后,随军南下广东。不久被党派往上海、天津等地从事秘密斗争。曾任中共顺直省委秘书长、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和中央军委特派员。1930年4月受命到洪湖革命根据地工作,任红2军团政治部主任、军团前敌委员会委员兼红6军政委。1931年3月,红2军团改称红3军,柳直荀任红3军政治部主任和前委委员。与贺龙、段德昌等同志率部队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围攻,使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1931年6月,中共鄂西北临时分特委成立,柳直荀任特委书记兼房县县委书记。此后,先后受命组编红25师、鄂西北独立团、洪湖独立团,后合编为红8师,均兼任政委,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此期间,他坚决反对党内和根据地内已经发展起来的“左”的错误方针和政策,1932年在肃反扩大化中因反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被打成“改组派”,被撤销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职务。1932年9月14日遇难,时年34岁。1945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给柳直荀平反昭雪,并追认为革命烈士。据有关资料载,当执刑者问柳直荀想要留下什么话时,他只说了这么一句:“请把我的问题搞清楚之后,再把我的死讯告诉我的妻子,告诉她我是一个正直的共产党员!”这催人泪下的遗言,充满了对妻子的无限深情和对党至死不渝的忠诚。1979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共监利县委、监利县人民政府在烈士殉难处修建了柳直荀烈士陵园。

◆毛泽东手迹《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手迹《蝶恋花·答李淑一》。

杨开慧(1901~1930),湖南长沙人。又名霞。1913年曾就读于衡粹实业学校、稻田女子师范附小。1918年随父赴京,接受毛泽东的影响。1920年就读长沙福湘女中,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和毛泽东结为革命伴侣。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还协助毛泽东到文化书社、船山学社等地开展革命宣传活动,成为毛泽东的重要助手。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武汉等地开展工农运动和妇女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在长沙板仓一带坚持秘密革命工作。1930年10月,因叛徒告密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党组织和其父亲的生前友好曾多方设法营救。敌人以其系毛泽东之妻,案情重大,又始终不吐实情为“罪名”,悍然将其判处死刑。同年11月14日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获悉噩耗,毛泽东悲痛至极。1959年在长沙板仓修建了杨开慧烈士墓和纪念碑。

需要说明指出的两件事

需要说明的是:1957年,李淑一退休。1958年,一直寡居的李淑一在毛泽东的关心下,从湖南迁往北京,与儿子柳晓昂生活在一起。1962年2月,李淑一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并曾任湖南省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毛泽东逝世后,李淑一在邓小平的过问下,又调整住房,住进了“部长楼”。1977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79年,柳直荀烈士陵园建成后,李淑一激动不已,正准备亲赴周老嘴了却心中的夙愿时,不料突患脑血栓,后又得了心肌梗塞。李淑一,因毛泽东的光辉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而蜚声中外,但她没有居“词”自傲。1997年6月13日凌晨,李淑一走完了她俯仰无愧的一生,在北京安然仙逝,高寿96岁。

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曾着意对“我失娇杨君失柳”这句作过改动。据毛岸青、邵华回忆,有一次,他们请求父亲把怀念母亲杨开慧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写给他们作纪念。毛泽东没说什么,只是走到桌前,缓缓抚平宣纸,悬起手腕,提笔写下了这首词的前四个字“我失杨花”。当时毛岸青和邵华以为父亲下笔有误,忍不住提醒说:“爸爸,不是‘骄杨’吗?怎么……”毛泽东慢慢地摇了摇左手,语调缓慢地说:“称‘杨花’也很贴切。”因为在毛泽东的情感世界里,杨开慧始终是一朵娇美的花朵,永远绽放在他记忆的深处。也是在此手书上,毛泽东还将“泪飞顿作倾盆雨”中的“飞”改写为“挥”。所以《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现在所见有两件手书:一是前面提到的写给毛岸青、韶华的。此手书无标题,改“娇杨”为“杨花”,改“飞”为“挥”,词末写有“毛泽东九月一日”字样,竖写,无标点符号。一是无标题,词末写有“毛泽东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字样,竖写,有标点符号。此手书是根据毛泽东写给李淑一的信中的赠词与信后的署名和日期拼合而成的。

责任编辑:傅鑫 CM033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