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他是日本战俘 被中国共产党人感化后助力新中国锻造空军摇篮

国家记忆 2019-07-15 14:31:55
A+ A-

林弥一郎,中文名林保毅。今天,当我们回顾七十多年前人民空军老航校的往事时,林弥一郎是一个特殊的,又不得不提的人物。从战犯到战俘,从老航校的核心技术教官到日籍友人,林弥一郎走过了复杂的心路历程......

他是日本战俘 被中国共产党人感化后助力新中国锻造空军摇篮

1945年8月15号,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林弥一郎率领所部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飞行队一行300余人,从驻守的奉集堡出发南下,试图从朝鲜返回日本。

20天之后,他们逃窜到本溪以南凤凰城以北的摩天岭山地区时,被八路军包围。

林弥一郎十分清楚,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如果选择战斗,他的部队肯定会全军覆没;但如果选择投降,八路军对待俘虏的政策他一无所知。

佐藤靖夫原东北老航校日籍教官

佐藤靖夫原东北老航校日籍教官

一句话,我们听从林保毅的,他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面对部下的信任,掌握着数百条性命的林弥一郎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就在林弥一郎犹豫不决时,八路军代表与他进行了谈判。

谈判中,八路军谈判代表聂遵善承诺,只要他们缴械投降,八路军一定会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听到这些,

林弥一郎答应交出武器。

受降的这一天,21旅的代表对林弥一郎说:“请你们把飞行装具放在桌子上,武器放在地上,军官的指挥刀不愿交出来的可以不交,这是对你们的诚意作出让步。”

于是,日本航空队员一个接着一个走到桌子前把飞行装具和武器交了出来。

他是日本战俘 被中国共产党人感化后助力新中国锻造空军摇篮

解除武装之后,这批日军俘虏就被分散居住在当地老百姓的家中,日常生活由八路军提供保障。

当时中国东北刚从日本帝国主义长期的奴役中解放出来,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八路军和当地百姓吃的都是高梁和玉米。为了照顾日本人爱吃大米的习惯,八路军到处筹买大米,这让刚刚投降的日军俘虏大为感动。

投降后几天,林弥一郎接到邀请,让他到曾克林司令部赴宴。林弥一郎的心里不由得紧张了起来:一个刚刚缴械投降的军官突然被邀请去赴宴,这该不是鸿门宴吧......

在宴会上,曾克林向他重申了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并表示一定保证日军的生命安全,要他们安下心来,化敌为友,与我军合作。

听了曾克林的讲话,林弥一郎也放松下来,并请求曾克林给他们安排一些事做。

当得知林弥一郎率领的是一支建制完整的飞行部队时,曾克林感觉到事情的重要性,他向林弥一郎表示,在向上级汇报之后,会立即给他答复。

郭文贤原第七航校航空技术理论训练处主任教员

郭文贤原第七航校航空技术理论训练处主任教员

飞行人员、机务人员和医务人员,这些都是齐全的。当时就觉得该把他们留下利用起来,帮助我们建立航校。

宴会结束的第三天,林弥一郎收到了一份邀请,这一次他要去的是沈阳,接见他的是时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的彭真。

彭真向林弥一郎介绍了中共要在东北建立航校的计划,并表示十分希望他率领的队伍能够留下来帮助中国共产党建立航空学校。

这个突如其来的要求让林弥一郎感到十分意外……

郭文贤原第七航校航空技术理论训练处主任教员

郭文贤原第七航校航空技术理论训练处主任教员

他深知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担心我们对他们进行严整,所以当时听到希望他们留下来,利用技术帮助中国人民建立空军的时候,他是很吃惊的。

听闻后,林弥一郎并没有答应彭真,反而提出了几个要求,第一个就是:当教官的时候,不能当俘虏看待,学员上飞机前要先向教官敬礼。

学员向教官敬礼,这在日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学员或下属敬礼不标准的话,是必须重敬甚至受到惩罚的。

对于饱受日本侵略者残害的中国人来说,林弥一郎提出的这个条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次谈判最终也就不欢而散了。

由于当时中国飞行及其他航空技术力量不足,无法独立办成航校。东北局经过反复斟酌之后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把这支队伍留下来。

根据东北局的指示,责成东北军区司令部参谋长伍修权出面与林弥一郎进行再一次谈判。

他是日本战俘 被中国共产党人感化后助力新中国锻造空军摇篮

这次双方见面之后,伍修权答应了之前林弥一郎所提出的所有的要求。可没想到的是,林弥一郎又提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要求。

他指着伍修权腰上的手枪说,如果你说的是真的,就把它送给我。

这枪对于伍修权来说意义非同一般。从长征开始一直到1945年,这把枪一直伴随着伍修权。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要求,伍修权沉默了几秒之后,爽快地拔出手枪,把它递给了林弥一郎。

他是日本战俘 被中国共产党人感化后助力新中国锻造空军摇篮

林弥一郎东北老航校日籍教官、日中和平友好会会长

林弥一郎东北老航校日籍教官、日中和平友好会会长

我看着他的眼睛,让我感觉他相信我的样子。

深受感动的林弥一郎回到部队后,立即征求部下的意见,看他们是否愿意留下帮助中国共产党建立航空学校。

让他没想到的是,除了一些没有技术的人要求离开之外,几乎所有的人都愿意留下来。

1946年1月1日,以林弥一郎部队为基础的航空总队在通化正式成立,林弥一郎担任副总队长。

当时航校的筹建工作主要是搜集日军遗弃在东北的飞机和航材,为了不遗漏每一桶汽油、每一个零件,航校建设者的双脚几乎走遍了东北的每一寸土地。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航校建设者最后在东北地区搜集到了各种飞机一百多架,航空发动机两百多台,酒精两百余桶,航空仪表两百余箱,各式机床设备等物资两千八百多辆马车,这些飞机和航材成为了航校以及人民空军最初的家底。

他是日本战俘 被中国共产党人感化后助力新中国锻造空军摇篮

校舍、教员和设备都基本齐备了,但在学员选拔的问题上又出现了分歧,分歧主要在于选拔学员的先决条件,是学员的文化基础还是政治基础。其中大力主张把政治条件放在第一位的代表就是林弥一郎。

刘丽馨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理训系教授

刘丽馨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理训系教授

他忠告我们培养飞行员,说空中没有万里长城,他说你们要培养的飞行员一定要忠诚于你们。

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航校最终采纳了林弥一郎的建议,把政治条件放在首位,其次是身体状况和年龄,最后才是文化基础。

在这样的选拔条件下,航校建设者很快就从各作战部队与山东抗大的一千多名学生中选拔出了105人,这其中就包括张积慧、牟敦康、林虎和孟进等后来在抗美援朝空战中叱咤风云的战斗英雄。

1946年6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正式开课。然而,又一个难题出现了……

责任编辑:傅鑫 CM033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