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无奈民国贫弱 只能用大豆换军舰

A+ A-

1949年4月23日,在渡江战役的炮火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至今已经70周年。

炮火中诞生、战斗中成长、发展中壮大,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今天的人民海军,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如果您只看到人民海军今天的辉煌,还不足以理解百余年来中国人为拥有一支强大海军所付出的艰辛。只有翻开中国海军发展的历史,才能明白今日海军的来之不易。

请看“纪念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系列之二”……

首次亮相

北洋舰队覆灭不到二十年,清王朝也随即沉沉落幕。此后的日子里,城头变换大王旗,但中国人仍在夹缝中寻找重振海军的可能性。

1934年6月,中国海军刚刚下水的宁海号巡洋舰到横滨港参加日本海军名将东乡平八郎的葬礼,又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无奈民国贫弱 只能用大豆换军舰

参加东乡平八郎葬礼的宁海号驶入横滨港。

宁海号长106.7米,宽11.9米,吃水3.96米;排水量2526吨,航速30节。

这艘深灰色的小型军舰,看上去和我们的军舰有着同样风貌,她威风堂堂,压倒了其他停泊的船舰。笔者所深受的印象是,虽然此舰匆匆来航,但是涂装和保养竟然是如此的完美,而且甲板上的官兵动作又是如此敏捷。在我的脑海里,交织着“精悍可靠”和“强敌”这两种感受!

时任日本海军造船少佐的造船专家福井静夫,目睹了宁海号的英姿后,写下了上面的话。

不独福井,大概许多人都没想到中国会有这样现代化的军舰。甲午海战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自少年时代就远渡重洋学习海军知识的管带们,自杀的自杀,充军的充军,革职的革职。一些幸存者终生不能再听到“海军”二字。从那时起,中国再也没有一条像样的军舰。

一晃30年过去,海军的衣钵传到陈绍宽手中。这位由北洋海军名将萨镇冰带领着走上军旅生涯的军官,从来没有忘记中国海军的大船梦。

空头支票

1928年,刚刚踏上权力巅峰的蒋介石在咸宁号下水仪式上,雄心勃勃地宣布:“我们要挽回国家的权力,必须建设很大的海军,使我们中华民国成为世界上一等海军国,全在诸位将士身上。我们预计十五年后,就有六十万吨的海军,做世界上一等海军国家。”

何等宏伟的蓝图。台下的国民政府海军部长陈绍宽听得热血沸腾。但蒋介石的承诺却从未兑现过。陈绍宽在《海战》中称,此后的10年间,国民政府每年给海军的经费仅为英国海军预算的二百二十六分之一,日本的一百一十五分之一,“尚不逮他国一艘战斗舰经常费之半数”。即便是在国内,也远少于对陆军和空军的投入。

无奈民国贫弱 只能用大豆换军舰

陈绍宽

不过,陈绍宽一直没有放弃向海外订购军舰的可能性。英、美、德各国的报价太高,他不得已只好选择了价格最为低廉的日本播磨造船所。1930年12月,陈绍宽代表南京政府与日方签了合同。

宁海号造价432万日元,折合146万美元。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告诉记者,陈绍宽选择与日本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方同意中国以东北大豆折价支付。

陈悦说,宁海号其实是一条教学舰。由于经费有限,只能造一条船,所以他让日方把当时最先进的武器都装在宁海号上了。从现有的资料上可以看到,宁海号上配备了140毫米双联装炮3座6门;76毫米高炮6门,机关炮10门;535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鱼雷8枚;深水炸弹9枚;甚至还配了2架水上侦察机。

陈悦说,仅2000多吨排水量的小舰,装这么多武器,使宁海号从一开始就显得有点头重脚轻。不过,从中也能体会出陈绍宽的大舰情结。

与日方的合同中还规定,日方要向中方提供宁海号的设计图纸。宁海号动工不久,江南造船厂根据宁海号的图纸又造了一艘排水量稍小的军舰——平海号。作为宁海号的姐妹舰,平海号是中国自制的一艘巡洋舰,排水量2383吨,舰长109.8米,宽11.89米,吃水4.04米。

宁海号、平海号这两艘军舰虽称不上多么先进,但终究是中国海军抗日战争前排水量最大、最现代化的两艘军舰。营造时,九一八事变已经爆发,国内反日声浪一阵高过一阵。舆论对陈绍宽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找日本造军舰多有诟病。既要保持民族气节,又要在夹缝中发展自己的海军,谁又知道他的苦衷呢!

派系林立的民国海军

平海号虽然是中国自己造的第一艘巡洋舰,但舰上的武器装备还要到日本去安装。九一八事变后,中日关系降至冰点,平海号安装武器的工作也一拖再拖。当它装好全部武器开回中国时,已经是1936年6月了。

平海号服役刚刚一年,七七事变爆发了。在接下来的大战中,海军将扮演什么角色呢?

无奈民国贫弱 只能用大豆换军舰

平海号

1937年国民政府的《国防作战计划》中,对于海军有这样一段要求:“海军于开战初期,以全力迅速集中于长江,协同陆空军及要塞,扫荡扑灭敌在我长江之舰队,尔后封锁长江各要口,并杭州湾、温州湾,阻击敌之登陆。”

大战未开,制海权已经放弃,海军变成了“江军”,陈绍宽只有摇头苦笑。

纵观双方实力,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1937年,日本海军吨位在76万吨以上。双方若想在海上一较高下,中国海军的实力至少须是日军的七成,也就是54万吨左右。可当时中国海军共有舰艇53艘,吨位6万,相去甚远。

封锁长江成为海军在抗战中的主要任务。封锁哪里?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江阴。长江一路东来,流至江阴,江面突然收缩转向东北,过了这个大转弯,江面又逐渐变宽,直奔入海口。江阴距上海90海里,距南京也仅有105海里,被称为“江尾海头”。此处,江面窄、江水浅,是不折不扣的咽喉要塞。

此时,还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战机。以旗舰“八重山”号为首的数十艘日本舰船和300多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员,正滞留于长江中上游。如果及时封锁江阴,正好可以来个瓮中捉鳖。这虽然不会对战局起到根本性的影响,起码可以煞一煞日本的嚣张气焰。

就在蒋介石犹豫要不要使这个杀手锏时,长江上游那些日本军舰却一艘艘开出了长江口。是谁走漏了军事机密?许多史书提到了一个名字——黄浚。

黄浚时任南京政府行政院机要秘书。据说,他与日本著名女间谍南造云子有染。中国要封锁江阴堵住日本军舰的情报就在耳鬓厮磨间,传到了日本人耳朵里。

一个极富戏剧性的描述曾反复出现。8月6日,汉口的日本侨民突然乱了起来,大批日侨哭爹喊娘地奔上停泊在码头上的货轮。有的饭菜刚刚摆上桌,顾不上吃一口就匆匆上船跑了。一场瓮中捉鳖的好戏还没上演,日本军舰和货轮已经载着军民,溜之大吉了。

对于这个传说,陈悦并不赞同。他告诉记者,实际情况相当复杂。国民党海军派系林立,陈绍宽的中央海军是主力舰队,人员多半来自福建,称为闽系;沈鸿烈的东北海军,原是张学良的老部下,称为青岛系;陈策的老牌革命党海军,被称为广东系;还有蒋介石自己培植起来的嫡系电雷学校。封锁江阴的方针下达后,各派都不想让自己的军舰首先沉江,难免互相推诿。

更重要的是蒋介石一直犹豫不决。中日开战以后,中国军队在上海打得异常惨烈。陈悦分析,蒋介石希望这种顽强的表现可以引起国际舆论的支持,从而吸引西方调停,与日本进行和谈。既然要和谈,他多少想给双方留点余地,所以一直没有下狠心把日舰捂在长江里。

陈悦的证据是,他曾看到日本档案中记载,当日本军舰从长江上游下来时,途中遇到中国军舰,中国军舰竟然还敬礼、升旗。后来隔了很久,还有一条载着日军的日本商船,大摇大摆地从武汉开到南京。其间没有任何人过问。

自沉长江

战略上的误判贻误了战机,但沉江的决心最后还是下了。8月11日,蒋介石下令封江。陈绍宽站在宁海号舰的指挥台上,看着通济、大同、自强、德胜、威胜等8条老旧舰艇和招商局等轮船公司的20多艘商船,沉入了长江。从这一条条军舰的名字,不难看出人们对海军寄寓了多大期望。苦心经营的舰队未发一炮就沉入江底,陈绍宽的心情可想而知。

到8月12日中午,40余条大小舰船,185艘装满石料的民船、盐船,沉入了江阴封锁线。这是中国海军史上最悲壮的一幕,为了抗战,刚刚起步的中国海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过,这道封锁线把日本军队挡在了长江之外,粉碎了日本人“三个月结束支那战争”的梦呓。直到1938年2月,日军才在江阴封锁线上打开了一个仅容一艘船通过的缺口。

长江被中国沉船封死,日本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大批的日本战机很快出现在长江上,开始对仅有的几艘中国军舰狂轰滥炸。以平海号、宁海号二舰为主的中国海军毫不示弱。9月22日至23日,海空大战达到了白热化。

海空大战

9月22日,细雨霏霏。午饭刚过,平海号舰长高宪申就发现7架敌机穿破云层,从三个方向逼来。由于平海号升着司令陈季良的中将旗,因此成为敌机的主要攻击目标。

一颗炸弹落在平海号的左前甲板上,飞来的弹片打中高宪申的腰部,顿时血流如注。舰上的士兵操着高射炮和机枪向敌机猛烈开火。一个署名“文刀”的军官曾在回忆文章中描述了这样一幅惨烈的画面:

张炮手因为机关枪坏了,不离开职守回避,正在修理,被丢在舰舷附近水里的炸弹炸倒了,遍身是伤。郑礼湘望到情形,奋勇冲过去想放枪,还不知机关枪已坏了,才跑了几步路,几个炸弹又在船舷附近爆炸。他翻一个滚身,整个腿肚子给弹片削去了。但他这蛮子,虽失去了脚,仍想爬到枪那里去。“哒哒”,敌机扫射下来的机关枪恰又打穿了他的胸膛。在他手刚摸到枪柄的刹那,他才感到痛苦,撒开握枪的手,仰天翻倒过去。他睁目对着天际,若含有无限的恨意,想看打死他的敌人是谁!

直到暮色将近,敌机才渐渐退去。这一天,平海号前后苦战6个小时,伤亡35人,击落敌机5架。直到最后一刻,已昏迷多次的高宪申才被抬下军舰。宁海号、应瑞号等舰均受重创。

当晚,陈季良在舰长会议上下令:平海号旗舰决不能为躲避轰炸而降下将旗,各舰不能擅离战场,一定要战斗到最后一刻。

第二天午后,26架敌机向平海号、宁海号诸舰扑来。江面和空中霎时织起一张火力网。宁海号上空的敌机如苍蝇一样飞来飞去,炸弹一拨一拨疯狂砸来。舰长陈宏泰回忆:“当时弹群纷纷落在本舰舰首并望台左右舷水中,距离仅咫尺,爆炸时水柱爆烟高避桅顶,爆片横飞,前段左右舷被洞穿多处。”

不久,苦苦支撑的陈宏泰发现不远处的平海号舰身已经倾斜,一寸一寸地挪动着身子,终于搁浅在浅滩上。平海号失事后,更多敌机向宁海号扑来,4枚60公斤的炸弹直接命中甲板。舰舱进水,弹药打光,伤亡严重。陈宏泰知道大势已去。当晚,宁海号沉于江中。

两天的激战,中国海军的将士们击落20多架敌机,同时也损失了平海号、宁海号两艘主力舰。当时在江阴要塞观战的一位德国顾问感叹道:“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所看到的最激烈的海空战。”

此后,中国海军变成了一支没有军舰的海军。整个抗战期间,海军将士们硬是靠在江底布水雷,炸沉了300多艘敌舰。

1945年,庆祝抗战胜利的阅兵式上,一群衣衫褴褛的士兵走来,打着一个牌子写着“海军”。看到这一幕,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责任编辑:李德全 CM03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