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党史博采:秦基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15军

A+ A-

秦基伟是我党我军杰出的军事家,一生打过许多大仗、硬仗、恶仗,具有非常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毋庸置疑,在新中国成立后率15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特别是指挥举世瞩目的上甘岭战役,是其军事生涯中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纵观秦基伟的一生,解放战争时期是其军事生涯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型期”。这一时期,他从军区司令员到纵队司令员再到军长,所部从太行军区部队到第9纵队再到第15军,在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中不断成长,军政素质不断跃升,军事指挥日趋成熟,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功勋。

党史博采:秦基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15军

出太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但内战的阴云随即笼罩在中国上空。8月20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晋冀鲁豫军区,以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下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军区,秦基伟被任命为太行军区司令员。在11月初正式就任新职之前,秦基伟继续率部打击拒绝向八路军投降的日伪军,连续收复赞皇、临城、内丘、高邑、沙河等地,并协同兄弟部队攻克邢台、邯郸等城市,沉重打击了顽固之敌,歼灭日伪军1万余人,有力地策应了邯郸战役的胜利。

1946年2月8日,秦基伟奉命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担任军调处第12执行小组(即石家庄小组)中共方面首席代表。这一天,佩戴少将军衔的秦基伟与同组的代表一起乘车前往石家庄。他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在军调处工作期间,他按照邓小平交待的“内方外圆”的原则,同国民党代表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不久,鉴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十分明显,中共中央决定将参加谈判的军事指挥员召回。秦基伟返回太行军区后,参加了晋冀鲁豫军区在邯郸召开的高级干部练兵会议和军事集训。

党史博采:秦基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15军

秦基伟任太行一分区司令员兼地委书记时留影。

1946年6月底内战全面爆发后,秦基伟奉命率太行军区主力和冀南军区主力,对付豫北平汉铁路及道清铁路一带的国民党军,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作战。1947年初,他指挥太行军区调集各军分区独立团,组建起两个独立旅,大大加强了军区的野战力量。2月7日至13日,秦基伟率部发起汤阴以西反击作战,歼敌2500多人,巩固了平汉铁路以西解放区。4月初的豫北反击作战中,秦基伟任第四集团总指挥,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作战,首战7昼夜即歼敌1万余人,解放了卫河以北、以西平汉铁路两侧广大地区;接着围攻安阳,诱敌北援,两昼夜歼敌9000余人,生俘敌快速纵队司令李守正,并收复了滑县、淇县、浚县三座县城。同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为加强中原地区的作战力量,8月15日在河南博爱组建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秦基伟任司令员,黄镇任政治委员。在纵队成立和誓师出征大会上,秦基伟带领全体指战员振臂高呼:“打出去!”“打出去!”“一定把太行的光荣旗帜插到全中国!”

新组建的9纵,如何在上级编成内胜利完成各项作战任务?如何尽快实现由游击兵团向野战兵团的转变?这是摆在秦基伟面前的两个重大课题。他只用一年的时间,就交出了一份十分漂亮的答卷。

党史博采:秦基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15军

1947年,9纵领导合影,后排右一为秦基伟。

9纵成立后即奉命加入陈(赓)谢(富治)兵团,渡黄河南进,策应西北野战军作战并配合刘邓大军经营中原。在秦基伟指挥下,9纵一举斩断陇海铁路西段,进逼重镇洛阳。陈谢兵团主力采取“豫西牵牛”行动后,作为掩护行动,9纵转入800里伏牛山,克服重重困难开辟了豫西根据地。10月,第9纵队在鸣皋县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及时总结了作战中的经验教训。秦基伟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提出“边打、边学、边建”的方针,很快适应了新区作战的要求,部队面貌有了极大改观。11月至12月间,他率部连克鲁山、宝丰等5城,扩大了解放区,随即挥师东进,连克襄城、繁城等要点,并配合华东野战军发起平汉、陇海铁路破袭战,参加了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的战斗。1948年的春季攻势中,秦基伟首先指挥9纵协同兄弟部队攻克古都洛阳,切断了中原之敌与西北之敌的联系。5月间的宛西战役中,9纵奉命在郑州外围牵制敌人,出兵奇袭荥阳、力克登封,刘伯承、邓小平特致电9纵:“此种用歼灭手段达成完满的牵制任务,值得表扬,特电嘉勉!”

在一年的外线作战中,9纵迅速地成长起来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歼敌三万四千多名,部队得到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解放了中原三千万人民。”1948年8月,9纵在禹县召开建立纵队南征一周年纪念大会,秦基伟在会上作了《建军南征一年基本总结和今后任务》的报告,总结了一年来部队作战和建设的经验教训。

战淮海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华东野战军胜利进行济南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10月间,中原军区发起郑州战役,准备一举攻占这一中原战略要地,为即将发起的淮海决战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此役中原野战军集中4个纵队四面围攻,其中第9纵队担负西北方面的攻城任务。这是秦基伟指挥纵队第一次参加大城市攻坚战,他在战前亲自到第一线侦察地形、敌情,根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战场迹象作出判断:郑州守军在我强大压力下,很有可能弃城突围,最可能的方向是向黄河以北新乡方向逃窜。据此判断,他在指挥9纵以主力保证完成攻城任务的同时,另抽调部分兵力在通往黄河北岸的公路两侧设伏,实施“张网捕鱼”之策。战局的发展正如秦基伟所料,在解放军兵临城下之际,国民党守军于10月22日向西北方向逃窜,钻入了9纵的伏击罗网。秦基伟命令各部“迅速合击,全歼逃敌”,将1万余国民党军围困于郑州以北黄河铁桥以南的狭窄地带,经10小时激战全歼该敌,其中生俘9500余人。

党史博采:秦基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15军

人民解放军占领郑州黄河铁路大桥。

打下郑州,秦基伟和9纵拔得头筹,他被任命为郑州市警备司令员。9纵在此战中兵员、装备、供给都得到很大补充。秦基伟从大局出发,严格入城部队纪律,所有缴获一律上交以支援兄弟部队。此举受到邓小平好评,中原军区副司令员陈毅也称赞:“九纵成熟了,可以打大仗了!”

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开始。秦基伟率9纵奉命东进,前出徐(州)蚌(埠)之间地区,阻击救援徐州的国民党军。11月15日至16日,协助兄弟部队攻占军事重镇宿县,从而提前完成了包围徐州的战略任务。接下来,9纵参加了阻击和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11月26日,秦基伟指挥9纵和豫皖苏独立旅突破浍河,歼灭黄维兵团第14军一部2700余人。此时,黄维兵团集结于以双堆集为中心,横宽约7.5公里、纵长不足8公里的狭小区域内,企图以大集团防御固守待援。他们在所有村落都构筑了环形工事,配备了强大火力,以所谓的“硬核桃战术”负隅顽抗。

党史博采:秦基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15军

淮海战役前,秦基伟作动员报告。

中原野战军各部大都没有重火器,在平原开阔地围歼工事坚固、火力猛烈的黄维兵团无疑是个大难题。秦基伟和纵队党委认真总结兄弟部队的经验教训,要求部队认真研究战术,以勇敢加智慧砸烂这个“硬核桃”。他深入到各参战部队前沿阵地,召开火线“诸葛亮会”研究办法。他们研究后得出结论:向平原野战筑垒之国民党军进攻,制胜的关键在于缩短敌火下运动的距离;而开展大规模近迫作业,用交通壕抵近国民党军正是一个有效手段。因此,秦基伟下令部队暂停攻击,展开大规模近迫作业,以掘进堑壕的方式抵近敌人,再发起突然进攻。12月1日夜,9纵27旅用这种战术向小张庄守敌猛攻,仅用12个小时就全歼守敌一个团,创造了砸烂“硬核桃”的范例。第二天,总前委通报表扬了9纵的创造精神,下令推广他们“以沟夺沟,以堡夺堡”的作战经验。12月6日,总前委发布全线攻击令,9纵在东突击集团编成内,连续作战9昼夜,至15日夜直捣双堆集,攻占黄维兵团部所在地。是役,9纵攻歼敌8500余人。

淮海战役前后的军事实践尤其是参加围歼黄维兵团之战,是秦基伟军事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12月27日,邓小平在中原野战军总结大会上特别提到,对黄维作战“四、九两纵出力最大”。秦基伟对此当之无愧,亦甚感自豪:“九纵是中原部队野战军较年轻的纵队,而在歼灭蒋军主力的会战中不仅没有落后于老大哥且为‘出力最大’,这是一件极其光荣的事。”

下江南

1949年2月14日,第9纵队遵照中央军委命令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第15军,秦基伟任军长,谷景生任政治委员。3月间,第15军作为第4兵团的先遣军,取道大别山向长江挺进,踏上了横渡长江、千里追击的新征程。

秦基伟对准备渡江作战、解放全中国的重大意义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在部队南下前向部队提出了“行好军,打好仗,执行好政策纪律,与新区人民见好面,争取军政双立功”的明确要求。从3月5日至27日,部队艰苦行军23天,沿途肃清残余敌军,连克英山、罗田、太湖、望江诸城,可谓势如破竹。据秦基伟在当时的初步统计,“由周口至长江边望江县城1275里,实际上有1500里,且大部时间冒雨翻山过河。由于克服了行进中的一切困难使我们准时到达了预定地区”。15军胜利抵达长江北岸,为迎接和掩护兵团主力展开创造了条件。接下来,他们投入第二阶段任务,即为全兵团做好渡江作战的准备工作(包括收集船只、抢占要点、准备粮食等),并积极开展渡江作战的适应训练和战术演习等。

党史博采:秦基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15军

渡江战役前夕,秦基伟在安徽望江县华阳镇长江边观察对岸敌情。

根据渡江战役的部署,以第三野战军4个兵团分别组成东、中两个突击集团,以第二野战军3个兵团组成西突击集团,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的千里战线上展开有重点的多路突击,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第15军是西突击集团的先遣军,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秦基伟带领全军指战员,紧锣密鼓地做好渡江作战的准备工作,反复研究选择突破口和登陆点。4月21日黄昏,15军按预定方案投入战斗。猛烈的炮火准备过后,江上东北风起,秦基伟下令起航突击。渡江勇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向对岸冲锋,在上游担任奇袭任务的一个加强营率先过江,打乱了敌军的防御部署。仅仅经过30分钟激战,15军便以较小的伤亡成功登陆,为西突击集团打开了突破口,保证了后续部队顺利过江。当日,秦基伟在长江大堤上豪情满怀地写下了这样的日记:“伟大的渡江作战于今十五时开始炮战,经六个钟头激烈战斗胜利成功将红旗[插]到江南敌人阵地上。”

党史博采:秦基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15军

秦基伟向担任渡江战役突击任务的团队下达作战命令。

胜利渡江后,秦基伟奉命率部展开追击作战,横扫千军如卷席,进军浙赣线,跨越武夷山,解放了江西、闽北大片地区,为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进军福建开辟了道路。从4月23日至5月18日,秦基伟指挥15军以急行军的速度长驱750公里,连克横峰、上饶、建阳、南平等军事要地,歼敌1.2万余人。他不无自豪地写道:“这种进军及追击战的速度在世界上的陆军很难找到。因为我们完全是陡[徒]步且翻山越岭渡河战斗等,就从艰苦来说更是世界上少有的事情,在长途行进中不但很少有人员掉队,且始终保持了部队高度的战斗情绪。”千里追击结束后,秦基伟率部转入休整,9月又挥师南下参加两广作战。此役第15军克服了酷暑行军、减员较大等困难,转战两月,歼敌2万余人。1950年2月,他们移师西陲,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战斗,并分兵执行剿匪任务,为西南地区的解放和巩固建立了不朽功勋。

责任编辑:李德全 CM03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