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解放军战士是如何在猫耳洞生存下去的?真实场景让人难忘

2019-02-13 11:06:48
A+ A-

自1979年3月5日对越自卫反击战主要战事结束后,整个80年代期间,中越边境不时发生交战,特别是两山轮战期间,我军部队驻守前线阵地,有时一守就是十几天甚至几个月,为了很好地隐蔽自己,战士们因地制宜挖掘了很多工事,小的仅可一人藏身,大的可以容下三五人,因在沟壕、土坡的侧壁掏挖而成,内部空间与猫耳朵形状相似,而被战士们俗称为“猫耳洞”。

战士们在没有战斗的日子驻守猫耳洞,探出头来放松一下

战士们在没有战斗的日子驻守猫耳洞,探出头来放松一下

对那些参加过对越反击作战的人来说,“猫耳洞”既是驻守一线阵地期间防身隐蔽的临时居所,也是可以直接发起进攻或防御战斗的阵地,在这里战斗和生活,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作为临时居所的猫耳洞,内部空间狭小逼仄,进出必低头,站立必弯腰,即便躺下了也要屈胳膊蜷腿,如同受刑一般,那种憋闷的滋味不是一般人都能够体会到的。洞内的阴暗潮湿更是难以尽述。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温度高,湿度大,衣物霉烂,食品变质,被褥几可拧出水滴。尤其进入雨季后,阴雨连绵不断,加之猫耳洞地势低洼,入口狭窄,猫耳洞内积水满地,有时水深竟然漫过膝盖,无法蹲坐,躺下休息片刻更是奢望。战士们只好把用过的弹药箱垒成平台,用来支撑极度疲乏的身体,轮流坐在上面稍作休息,权作困苦煎熬中的享受。单独的潮湿闷热倒也能咬牙忍受,洞内污浊不堪的空气,霉菌味汗酸味,夹杂着说不出名堂的腥臭味,几乎置人于窒息;更为可怕的是各种热带昆虫的疯狂侵袭,蝎子、蜈蚣,恶毒的蚊蠓专门袭击虚脱发黄的皮肤,被叮咬处眨眼间肿胀起包,遇水发炎,溃疡腐烂,不时流出脓液,疼痛钻心。

野战医院医护人员前往猫耳洞为战士们讲解医疗卫生常识

野战医院医护人员前往猫耳洞为战士们讲解医疗卫生常识

长时间的穴居生活,使人的身体承受力达到临界点,各种希奇古怪的病都有,特别是烂裆,最普遍,猫耳洞人几乎没有不烂裆的。因为没有水和条件洗澡,加上洞内长期潮湿,战士们贴身的棉内裤穿在身上变得又厚又硬,走起来老是摩擦裆部,几乎所有男同志都因为穿它,在行动时磨破那个地方。起初大家不好意思说,直到后来有些同志到卫生队看,才发现问题很严重:因为在破损的地方没有很好清理卫生,多数已经发炎,严重的是多在阴囊处。痒了就用手去挠,想控制都不行,结果一挠就破,破了就出水,非常痛。最后,战士们干脆脱掉短裤,全身上下不穿衣服,时间一长,大家彼此也见怪不怪了。

作为战斗堡垒的猫耳洞,守在其内的战士们,在战斗紧张的时候每天抗击敌人几次十几次的进攻,战斗中,炮弹将猫耳洞炸塌,战士们血溅洞壁,誓死坚守,做到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当战士们饮弹牺牲,或者身负重伤,而又一时无法撤下阵地时,也只能在逼仄的猫耳洞里流尽最后一滴血,如此暗无日光的半席之地,便成为烈士们最终告别世界,告别战友的“太平间”。

尽管生活和战斗条件如此艰苦,身在猫耳洞内的我军战士们还是保持着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大家互相鼓励,真正把自己化为了集体的一份子,每个人会自觉地把最后一块压缩干粮留给战友,把最后一滴水留给战友,心甘情愿地把生留给战友,把死留给自己,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

战士们收到后方来信是最开心的事情

战士们收到后方来信是最开心的事情

前线战场上战士们在猫耳洞战斗和生活的事迹,经新闻报道传回国内后,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战士们舍生忘我的精神极大震撼了身处后方置身和平环境下的各行各业的人们,向前线指战员学习,发扬猫耳洞精神,成为全社会上下的一致行动。

如今人民军队的战士们,依然有很多人常年驻守在祖国的边疆,无论所在之地是酷暑还是严寒,战士们都有合适的制式服装和装备,驻地生活和训练条件早已今非昔比,然而在今天乃至于今后,猫耳洞这段往事和这种精神仍然值得我们重温和学习。

责任编辑:李德全 CM03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