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对越自卫反击:对付越军坑道战 我军采用“非接触方式”大发神威

A+ A-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越南依靠苏联扶持,大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侵略柬埔寨,妄想成立印支联邦,甚至在中越边境积极备战,威胁中国南疆的和平局面,面对越南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1979年2月我军被迫实施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历时一月的战争进程当中,越军借助地形掩护,企图利用游击战时期广泛利用的坑道战与我军对抗,结果遭到了完全的失败。

对越自卫反击:对付越军坑道战 我军采用“非接触方式”大发神威

我军与越军在交锋中,涌现了很多反坑道战的成功案例,其中打比尼炮台一战就很有代表性。

位于广西平而关以西1000米越方境内的比尼炮台,是附带大量地下坑道设施的据点。它海拔195米,东临奇穷河,与中国平而关隔河相望,原为法国修建的混凝土炮台,表面积土1米多厚。1976年越南以中国对敌后,越军第123团一部在比尼炮台加修坑道、暗堡、盖沟,组成以炮台为中心的永备防御体系。

对越自卫反击:对付越军坑道战 我军采用“非接触方式”大发神威

图注:解放军在老街附近的岩洞、坑道工事里抓获的越南化装特工

为防止中国军队进攻,越军在炮台山腰到顶部构筑两道环形堑壕,一道断续堑壕,构筑土木结构的地堡和掩蔽部,堑壕、地堡和掩蔽部以交通壕连接,前沿设置有密集的雷区、竹签及蛇腹铁丝网,越军配置有82毫米迫击炮、60毫米迫击炮、DShK-38型12.7毫米高射机枪、RPG-7型40毫米火箭筒等,火力配系较严密,构成直射、曲射、斜射、侧射交叉火力。

为了拔掉这个"钉子",避免部队正面进攻所带来的伤亡,1979年自卫反击战开始后,中国参战部队决定以炮击这一"非接触方式"摧毁比尼炮台。3月1日7时,我军一线阵地指挥员到现场侦察敌情,给各炮位划分射击区域和任务,明确射击方法与阵地位置,制定了分别从正面和两侧同时发起炮击,摧毁越军工事和地堡的作战方案。

同时,在无名高地开设观察所,与几个阵地间沟通无线电联络,统一指挥几个阵地战斗,同时明确此次战斗中不出动步兵。

2日11时,我军作战进入准备阶段,为隐蔽接敌,特意用布条、橡皮包捆容易发出响声的部件。至3日凌晨4时,一切射击准备完毕,战士们潜伏在各自阵位就等一声令下。

3日8时,战斗正式打响。敌方阵地几个方向,被我军炮火密集覆盖,为加大射击效果,我军采取榴弹与穿甲弹相结合的方法,先用榴弹瞬发、短延期引信将越军地下工事的表层积土炸开,然后用穿甲弹破坏混凝土部分,再用榴弹炮杀伤内部的越军有生力量。

对越自卫反击:对付越军坑道战 我军采用“非接触方式”大发神威

图注:中越交恶后,原本"同志加兄弟"的中越边境变成了危机四伏的火药桶,在这张照片的左侧是越南老街省省会老街,请注意连接老街与中国云南河口县的友谊桥越方一侧的桥面已被越军炸毁,而面向中国一侧的老街房屋均被改造成工事,枪口全部对准中国方向

至15时,比尼炮台被完全摧毁,长达170米的地下工事群成为废墟,约80名越军葬身其中,此战我军耗费炮弹526发。

1979年3月初,我军参战部队达成作战目的,胜利回国,为防止越军继续用原有军事设施,我军对越南北部的包括地下坑道设施在内的重要军事设施进行集体销毁,解除了日后对我军构成威胁的隐患。

对越自卫反击战捍卫了国家主权尊严,抗击了当时苏联世界霸权主义和越南区域霸权主义,为党和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和外交战略根本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保证我国获得了四十年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国际安全环境,其伟大的历史功绩永远不可磨灭。

责任编辑:李德全 CM03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