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三野头等主力师 叶飞的第一王牌 长津湖血战美军陆战第1师

A+ A-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是新四军王牌劲旅,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中的第一师,享有“百旅之杰”的美誉,现任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曾在80年代担任过该师师长。

三野头等主力师 叶飞的第一王牌 长津湖血战美军陆战第1师

新四军甲等旅

58师是一支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辉战绩的英雄部队,该师所属团队最早起源于1932年9月的福建“兰田暴动”,抗战时期改编为新四军,弯弓射日,浴血江南。师建制前身为1939年11月由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和丹阳游击纵队合编成立的新四军挺进纵队,下辖4个团。1940年7月改编为苏北指挥部1纵,下辖3个团。皖南事变后,改为新四军1师1旅,旅长兼政委叶飞,下辖3个团。1942年4月,1旅兼苏中3分区。1945年3月,组建新四军1师教导旅。1945年4月,南下苏浙,改编为苏浙军区第4纵队。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时,新四军共有26个机动作战旅,其中军部确定苏浙4纵与其他10个旅(纵队)为甲等旅。1945年11月,4纵北撤,于涟水改为新四军1纵1旅,开赴山东作战。1946年1月,改编为山东野战军1纵1旅,仍辖3个团。同年11月,所属第2、3团合并为第2团。1947年2月,1旅改编为华东野战军1纵1师,师长廖政国,政委曾如清。5月,从胶东军区调1个团编入1师,补齐了建制。1949年2月,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师长兼政委曾如清,原属各团依次改称为第172、173、174团。

三野头等主力师 叶飞的第一王牌 长津湖血战美军陆战第1师

华野1纵1师师长廖政国将军。

58师是有红军基础的新四军老部队,华野头等主力师,著名的“叶(飞)、王(必成)、陶(勇)部队”的中坚力量。战争年代打了不少恶仗硬仗,在多次重大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该师战斗作风顽强,革命意志坚定,善长野战条件下的攻防作战,尤以长于穿插和顾全大局、勇挑重担著称。抗战时期,参加了夜袭浒墅关、火烧虹桥机场、郭村保卫战、黄桥决战、车桥战斗、进军浙西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歼敌4万余人,自身牺牲2200余人,伤8300余人。承担艰巨的穿插任务时,插得进、站得牢、守得住、攻得下,充分显示了该师两面作战、双刃利剑的锋锐。1950年11月该师入朝参战,先后参加了第二、五次战役和金城以南防御战,共歼敌11952人。长津湖战役时,冒着严寒,不畏艰难,与美军最精锐的陆战第1师血战下碣隅里。第五次战役后撤阶段,58师在华川地区连续奋战13个昼夜,顽强阻击敌人的疯狂冒进,歼敌7400余人,开创了我军历史上由被动转入主动,在野战阵地防御条件下以少胜多的典范。彭德怀曾称赞:“这个部队能打硬仗、恶仗,能突击又能顾全大局,是一支作风很硬的好部队。”

两千把刺刀亮剑冲锋

1946年12月举行的宿北战役,是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在华东战场打的第一个大胜仗。1纵1旅在这次战役中担负穿插任务,并以2000把刺刀亮剑攻击的震撼场面,创造了我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刺刀集团冲锋。

12月16日,宿北战役进行到关键时刻,野司作出歼灭敌整69师的总攻部署。要求8师在17日拂晓前攻下峰山,保障1纵侧翼。1纵由峰山以南、晓子店以北地域楔入敌军纵深,在整69师后方占领阵地并向南向北构筑工事,割裂敌整69师和整11师的联系,达成战役上的分割包围态势。1纵决心以1旅在前、2旅在后,打开老虎洞,直插傅家湖;以3旅7团一个营攻占许庄,两个营向南直插,控制三台山高地及其以东张林、蔡林一线阵地。

16日黄昏,1纵司令员叶飞亲率第1、2旅借夜幕掩护,利用照明柴火光,从敌军占领的村落间隙,大胆隐蔽穿插。1旅2团攻占老虎洞,1团攻占高庄,打开缺口,楔入敌阵,前锋直指傅家湖。纵队其他部队也到达指定位置。1纵经一夜穿插完成了对敌整11师和整69师的战役分割。我随即调整兵力、火力,构筑工事,积极准备抗击南逃北援之敌。1纵楔入敌人纵深,占了十几个村庄,控制了一块长约六七公里,宽约一二公里的三角地带,构成向北、向西、向东南的三面防御,给敌以严重威胁。

17日晨,敌整11师在飞机和炮火掩护下向3旅7团三台山、蔡林、巷庄阵地猛攻,7团顽强抗击。此时8师峰山阵地失守,山野前指令1纵撤退。叶飞非常震惊,他认为白天撤退不易,决定黄昏时分以突然冲锋手段打开口子,实施突围。仍在坚守阵地的7团承受了巨大的压力。15时30分,7团只剩下最后的阵地了,但离突围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局势危急,必须当机立断!叶飞毅然定下破釜沉舟的决心,决定提前一个小时出击。命令1旅按原定反击计划,提前于16时10分向进攻7团阵地的敌整11师翼侧发起猛烈反击。1旅以第1、第2团的各两个营的兵力,排成连方队,端起刺刀,自傅家湖向敌右翼猛扑。霎时间,2000把亮晃晃的刺刀共指一个方向,2000个喉咙一起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声。我突击部队锐不可当,以一当十,杀向敌阵。同时,7团也向敌左翼反击,直取蔡林阵地。守备张林、高家洼、沈庄的部队亦同时发起阵前反击。整11师在我突然猛烈的反击下,猝不及防,全线溃退。我乘胜追击,直至唐家湖地域,逼近宿迁运河边。

岂料,1纵一出击,北面整69师乘机南窜。敌人队形混乱,士无斗志,四散奔逃。叶飞见状,急把警卫部队、机关干部、勤杂人员、民工等组织起来,冲向敌群。又命令1团和2团部队停止追击整11师,迂回包围整69师一部,把敌人兜住,全歼于田野。

1旅在纵队指挥下,在敌纵深浴血苦战8小时,粉碎了敌整11师的北援,扭转了危局,出色地完成了艰巨的阻援任务,创造了战役奇迹,歼灭了大量敌人,仅俘敌就有2212人。

莱芜战役第一功

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歼敌5.6万余人,创造了华东战场上空前大捷,也在20军战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是役,1纵在友邻部队没赶到的情况下,紧钳4万多国民党军临危不惧,让敌无路可逃,为华野歼灭李仙洲集团立下首功。1师在该战役中表现尤为出色。

2月16日,1纵奉命赶至莱芜西南20公里的羊流店、蒲洼地区,开始攻城动员和准备。敌情不断变化,当面之敌73军193师已由颜庄退入莱芜城内,友邻4纵和8纵24师还没有赶到。敌46军由新泰撤到颜庄,正继续向莱芜靠拢。为了能在友邻到达后执行共歼莱芜之敌的计划,1纵决心以3个师迅速抢占莱芜城外围有利阵地,紧紧压缩敌人并防其突围。20日22时,莱芜战役正式打响。1纵1师经一夜激战,攻占了城北重要制高点400高地,并控制北门外的北铺、小洼等村庄。2、3师也在城东、城西肃清了敌大部据点。1纵从北、西、东三面将莱芜城的4万多敌人紧紧钳住,完成了本应由5个纵队包围李仙洲集团的任务。

三野头等主力师 叶飞的第一王牌 长津湖血战美军陆战第1师

1947年3月,1纵召开庆功大会,表彰莱芜战役有功连队和个人。

21日拂晓,敌2绥区司令官王耀武权衡再三,命令李仙洲率46、73两个军经吐丝口向明水突围。当李仙洲派出的突围先头部队刚走出莱芜北门,就遭到我1纵1师的迎头堵击,激烈的战斗在400高地和小洼村展开。

400高地是控制莱芜城的制高点,位置非常重要,叶飞从全局考虑,命令1师必须死守。当日7时,敌开始炮击400高地,出动了15师1个团的兵力,分三路向400高地进攻。防守阵地的是我1师2团8连,该连凭借工事顽强抗击,至下午17时,打退了敌人7次冲锋,阵地前横七竖八倒卧着敌人的许多尸体。

急于突围的敌人,见攻不下400高地,便选择了易于进攻的小洼,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小洼距离莱芜北门不足1公里,是一个只有10来户人家的弹丸小村,却成了拦阻莱芜敌军北逃的第一道关隘。21日上午,李仙洲投入了15师44团和他的特务营,在9架飞机的配合下,分4路向小洼猛攻。守卫小洼的1团1连,沉着应战,以迫击炮、轻重机枪、步枪等火器组成猛烈火力,在不同距离内,有效地杀伤敌人。又以短促的阵前反击,打垮优势之敌的多次进攻,守住了阵地。1连的指战员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小洼阵地上与敌浴血苦斗6个多小时,在左侧友邻3连和400高地上2团8连的支援配合下,个个以一当十,反复冲杀,顶住了十倍于己的敌人的疯狂进攻。当日黄昏,敌伤亡惨重,毫无进展,遂退回城内。在激烈的战斗中,1连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全连140多人,战后仅存36人。战后,野司和纵队首长高度评价了1连的小洼守卫战。1纵为该连记大功一次,并授予“人民功臣第一连”称号和一面“气壮山河”锦旗。

22日,敌两个军猬集莱芜,拥挤混乱,孤立无援,王耀武令李仙洲迅速向北突围。1纵在2、7、8纵未赶到前,再次担当阻敌突围任务。400高地又陷火海,2团8连在持续8小时的战斗中,不怕牺牲、奋勇作战,击退了十倍以上敌人的反复冲击。战后,1纵给8连记大功一次。当日下午,我7、8纵赶到。23日10时,在敌后尾离城后,被我4纵占领。突围之敌陷入前进不能、后退不成的困境。我5个纵队全线出击,至17时,将敌全歼。

战后,华野召开总结会,副司令员粟裕对1纵高度评价:“在各纵的配合上说,1纵打得最吃力,虽然缴获不大,但在整个战役中起了决定作用,应算第一功。”华野政治部在《致第一团慰勉信》中指出:“你们1团的伤亡代替了全军的伤亡,全军评功,当推你们第一。”

急袭窑湾歼敌63军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驻新安镇的敌黄伯韬兵团迅速西撤,我军展开追击。敌63军担任侧翼掩护任务,原定在窑湾渡运河。华野9纵在11月8日傍晚于堰头追上敌后卫部队,歼其1个团。9日拂晓包围了窑湾敌63军主力。敌此时发现运河西岸被我军占领,无法渡河,军长陈章决定固守窑湾。9纵一面部署攻击,一面报告野司。这时1纵追击部队也已赶到,野司指示,窑湾之敌由1纵解决,令9纵迅速过河,继续追击。

窑湾是个古镇,位于运河和沂河会合处,防御设施比较完备。敌63军此时尚有2个师5个团1.37万人,逃到该镇布防仓促、士气低落。根据窑湾的地形、敌情,1纵决心不给敌以喘息机会,采取急促勇猛的战斗行动发起攻击,打敌措手不及。在行进间即令第1、2、3师,分别由东、北、东南三面包围压缩敌人。同时做好不经调整部署,即可转入总攻的一切准备,务于12日前全歼窑湾之敌。

三野头等主力师 叶飞的第一王牌 长津湖血战美军陆战第1师

1师在窑湾外围与敌63军展开激战。

10日晚,1纵完全控制了窑湾外围。以主力1师配属105榴弹炮6门、纵属山炮5门,担任主攻,由小东门突破,负责解决窑湾镇中部之敌,并向两侧发展。

11日16时,总攻开始。1师2团为第一梯队,我炮兵以准确的抵近射击,摧毁了小东门门楼,压制了敌人的火力点。2团2连即以迅速勇猛的动作,炸开鹿砦和围墙,一举突入小东门,连续打垮敌人3次反冲击,巩固和扩大了突破口,为全师打开了进攻道路。战后,2连被纵队授予“窑湾战斗第一大功连”称号。17时30分,2团全部进入突破口,为敌所阻,形成对峙。19时,师第二梯队1团和预备队3团投入战斗,接替2团攻击。此时,3师攻击南门、2师攻击北门均受挫不前。纵队鉴于1师已突入敌纵深,即令2师6团由小东门突破口投入战斗,直插北门,策应4团突击。

纵深战斗中,1师充分发挥了伴随火炮和炸药的威力,与敌展开反复冲杀,逐屋争夺。1团以迫击炮送炸药配合步兵,攻下尼姑庵,直插大东门附近,歼敌一个山炮连,并策应3师9团突入大东门。2团在3团攻占耶稣堂后,大胆向敌指挥中心猛插。5连在伤亡很大的情况下,及时调整组织,边打边鼓动,首先炸开大瓦房的围墙,协同4连歼敌一个营。接着6连也攻占了灵宝医院。战至21时,1师与2师在窑湾镇中心会合。此时,2团5连只剩下20多人,编为3个班,继续战斗,攻入敌指挥所,俘敌200余人。战后,5连被纵队授予“窑湾战斗第二大功连”称号。敌军长陈章率少数人员渡运河潜逃,被我截击部队击毙,守敌失去抵抗能力。南门之敌,向我3师7团投降,其余残部为各师聚歼于镇西南水塘附近。12日拂晓,窑湾战斗胜利结束。1纵全歼敌63军,受到华野首长通令嘉奖。

窑湾战斗告捷,极大地鼓舞了我军士气,为在碾庄圩全歼敌黄伯韬兵团奠定了基础。这次作战,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应用急袭战法,一个纵队歼敌一个军的范例。1师在战斗中率先突破,直插纵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血战下碣隅里

1950年11月,志愿军第20军58师未换东北冬装,即由辑安入朝,参加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东线作战,亦称长津湖战役。根据9兵团和20军的命令,58师的任务是攻击美陆战1师据守的下碣隅里。下碣隅里是长津湖最南端的一个小镇,有通往新兴里、柳潭里的公路,群山环抱,东北方向山地的主峰为1071.1高地,也称东山,可俯视整个小镇。11月19日,美陆战1师在该镇施工修建了简易机场,设置前进指挥部和后勤补给基地,储存了大量物资,并建起坚固的环形防御阵地。

11月27日夜24时,我58师172团和174团徒涉长津江,28日凌晨3时攻占富盛里、上坪里,切断公路,与长津江西侧的173团对下碣隅里形成合围。28日白天的下碣隅里一片寂静,天将黑时飘起了雪花。美陆战7团第2营两次沿下碣隅里至柳潭里的公路北进,均被击退。陆战1团3营南进,企图打通与古土里的联系也未成功。当日20时,我58师开始侦察性的试探攻击,以查明美军阵地的薄弱环节。随后开始了持续30分钟的火力准备。最后一发炮弹落地,军号响起,该师173团从南、西,172团从东,同时发起攻击,174团为预备队。美军坦克炮、迫击炮、火箭筒和轻重机枪以远近、轻重配置,形成绵密的防御火网。我58师将士迎着密集的弹雨,毫无惧色地突破防线,甚至插到下碣隅里纵深的机场。

三野头等主力师 叶飞的第一王牌 长津湖血战美军陆战第1师

志愿军58师冒着严寒向战区开进。

长津江东的172团先攻占上碣隅里,再向下碣隅里方向发展,被敌人密集火力所阻,即转攻东山。战士们在弥漫的风雪中摸爬,连续夺取了3个山头,配合正面部队攻占了1071.1高地主峰及其西南小高岭。6连1排在排长赵海根的率领下,坚守小高岭阵地,连续击退美军6次进攻,以伤亡30人的代价,消灭美军近百人,战后荣立集体一等功。当晚,20军著名战斗英雄、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率该连第3排换下6连1排,加固工事,严阵以待。29日拂晓,172团完全控制了下碣隅里以东的山地。

长津江西的173团也于28日晚22时攻入下碣隅里以西之京下里,与美陆战1师坦克营展开激战,因地形开阔,遭敌坦克反击,伤亡很大,未能攻占。攻击飞机场的部队,被敌人的猛烈火力阻于铁丝网外的开阔地。174团攻击岛内里时,也因敌兵力过大而未得手。战至29日拂晓,因我步兵轻武器无力压制美军大量坦克和重炮组成的火网,伤亡很大,攻击受挫,部队无力再向下碣隅里镇中发展攻势,被围美军得到喘息。这一夜激战,58师歼敌800余人,同时也查清了敌兵力不是1个营,而是3个陆战营、1个炮兵营和1个坦克营大部。据此,师命令各团积极巩固已得阵地。

29日天亮之后,美军开始反扑,首当其冲的是东山小高岭阵地。美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发起攻击,规模逐次增大,但都被杨根思带领的3排击退。10时许,更大规模的攻击开始了,敌地面炮火轰击,空中飞机多批次轰炸扫射,炮弹、炸弹和凝固汽油弹把东山烧成一片火海。我172团9连坚守1071.1高地主峰的战士仅余30人,且人人带伤,仍在火海中顽强战斗。与此同时,扼守小高岭阵地的3连3排已打退美军数倍于己的8次进攻,全排伤亡惨重,弹药耗尽,只剩下杨根思和两名伤员。未待团增援分队赶到,敌第9次进攻已经开始。在这危急关头,杨根思和两名战士打完所有的手榴弹和枪弹。面对蜂拥而上的美军士兵,杨根思抱起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毅然冲向敌阵,拉响导火索,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以鲜血和生命实现了“人在阵地在”的诺言。战后,志愿军总部为其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命名172团1营3连为“杨根思连”。

29日这一天,172团各连在美军地面、空中火力封锁之下,失去和师、团指挥部的联系,没有任何补给和支援,仍奋勇搏杀,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守住了关键的东山。志愿军的凌厉攻势极大地震动了美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他下令古土里美军迅速增援下碣隅里。

30日,9兵团电令58师坚决攻歼下碣隅里之敌。师长黄朝天将全师可战兵力合并组成12个连,以江东部队依托东山进行主要突击,以江西部队佯攻京下里、岛内里。当晚22时50分,战斗发起。江东部队战至次日1时,突破敌前沿阵地,击溃敌反击后,迅速越过公路向西发展。进入纵深战斗时,遭到敌坦克群阻击,指战员们凭借手中轻武器,与敌坦克展开激战,终因伤亡过大被阻。江西部队攻击京下里及飞机场时,亦被敌坦克火力所阻,几次破击坦克未成,弹药、炸药耗尽。拂晓时分,58师撤回原有阵地。

12月3日下午,柳潭里、困水里突围之敌击破我59师死鹰岭阵地,与下碣隅里之敌会合,形势愈加不利。集结在下碣隅里的敌人越来越多,将近万人,单靠58师已无法攻歼。9兵团命令该师撤出战斗,将任务交给赶来参战的26军,转向古土里、黄草岭地区,担负阻敌南逃北援。此时58师连日苦战、冻饿交迫,共歼敌2700余人,自身减员严重,战斗伤亡3000余人,另有冻伤4000余人,全师能作战的仅剩800余人。

下碣隅里之战,志愿军58师全体将士体现了主力部队的优良素质,坚决执行命令,作风十分硬朗,以坚强的作战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前赴后继,不惜一切代价对敌人发起进攻,其英勇顽强也赢得了对手的敬重。

1952年10月,58师随军回国,担负浙东南海防任务。1962年9月,被军委确定为全国战备值班师。1979年2月,58师奔赴广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共歼敌632人。1985年9月,在精简整编中,58师执行摩托化步兵师(北方)甲种编制。

1991年2月,军委主席江泽民给该师172团3连题词:“发扬杨根思精神,建设过硬的连队。”1994年5月,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视察20集团军,赞誉集团军为“百军之杰”。作为当年三野百万大军的第一师,集团军主力师,58师自此也就有了“百旅之杰”的美称。

和平时期,这个师一直担负着中国军队军事训练改革创新重任,参与了陆军六代新大纲试训论证,目前全军使用的10余套军事训练教材及一些法规章程,都是在该部的改革实践中产生的。

“百旅之杰”是一支英雄辈出的部队,在70多年的征程中,涌现出以“杨根思连”、“人民功臣第一连”、“窑湾战斗第一大功连”和“卫国英雄营”等为代表的功臣荣誉单位240个,以杨根思、于泮宫、卜广德等为代表的英雄模范160余人。产生了上百名将军或省军级以上高级干部。

责任编辑:李德全 CM03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