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黑夜骑士 二战德国的夜战坦克尝试

2018-10-16 16:24:33
A+ A-

德国在军用夜视观瞄技术的研发历程可以一直追溯到战前纳粹刚刚掌权前后。1936年,德国陆军兵器局(Heereswaffenamt)第8处(WaPrüf 8)正式要求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研制采用主动红外技术的夜视仪器,并计划将之用于包括潜艇、飞机、坦克甚至步枪在内的一切战斗平台。不过,尽管这种努力早在战前便已经开始了,但仍有几项关键技术迟迟无法突破,以至于整个项目进展缓慢。随着1940年硫化铅和几种红外透射材料的相继研制成功,主动红外夜视仪的主要技术瓶颈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黑夜骑士 二战德国的夜战坦克尝试

装有“食雀鹰”红外夜视系统的黑豹D坦克(这张模糊的照片显示出了一辆分别在三处地方安装有红外装置的“豹”D型坦克。1)处为车长用红外照射/图像接收装置,与一挺MG34机枪联动;2)处为炮手用图像接收装置,安装在他的两个单窥孔火炮瞄准镜的其中之一上;3)处为驾驶员用图像接收装置,安装在打开的观察窗上)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海岸登陆后,在西线面对盟军巨大的空中优势时,德军遭到了惨重打击(例如1944年7月25-31日,在英美盟军的对地攻击机打击下,德军损失了400辆左右的坦克)。出于安全原因,所有的部队运动都只能在夜间无灯光条件下进行。这样的话,红外夜视设备就成为了前线急需的东西,被列入最优先补给和订购物资,同时也为”夜战坦克”的诞生提供了可能。1944年初,应德国陆军兵器局(Heereswaffenamt)第8处(WaPrüf 8)负责人加尔特纳(Gaertner)博士的要求,开始为装甲战斗车辆研制专用的夜视观瞄设备。仅仅经过2周的时间,便拿出了一套被称为“食雀鹰”——FG1250型的红外夜视装备。1944年3月,通过为部分法林博斯特(Fallingbostel)装甲兵训练学校的PzKpfw V A/D加装“食雀鹰”系统,德国第一支具备夜战能力的装甲部队出现了(这批黑豹坦克属于国防军第24装甲团第1营第3连,但直到1944年11月25日前都还在第116装甲师战斗序列中)。

黑夜骑士 二战德国的夜战坦克尝试

装备FG1250红外夜视系统的SdKfz.251/20

然而,试验场的实测表明,“食雀鹰”(Sperber)红外夜视系统的30cm直径红外探照灯的实际有效作用距离要远低于额定的600m指标(某些资料甚至称它仅仅能够有效辨识200m内的目标),这一数值要远低于KwK42 75mm/L70坦克炮的直射距离,不免浪费了这门远程射击精度高、火力猛的70倍口径75毫米主炮的强大威力。不过,德国人很快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对此加以弥补,由于FG1250红外夜视仪适用范围很广,可以比较容易的安装在任何型号的装甲车辆上,因此法林博斯特(Fallingbostel)装甲兵训练学校提出要发展一种安装在Sd. Kfz. 251半履带车上的改进型FG1250红外夜视系统,这套系统与原型的最大差异在于用一具60cm直径的红外探照灯替代了原有的30cm型号,这使其有效作用距离将有望超过700m。按照法林博斯特(Fallingbostel)装甲兵训练学校的设想,“夜战豹”将在这种SdKfz.251/20半履带式装甲车的伴随下协同作战(5辆夜战豹坦克将得到1辆SdKfz.251/20的支援),由于SdKfz.251/20装备的FG1250将安装60cm红外探照灯,其有效距离要远高于夜战豹上红外线夜视仪的有效作用距离。因此,SdKfz.251/20一旦锁定目标,将立即通过Fu 5电台与“夜战豹”取得联系,由其负责攻击。同时夜间“豹”式主炮会使用无闪光弹药以降低被敌人发现的概率(《Der deutsche Soldat德国士兵》杂志刊载着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乘员组可以在2500米的距离上准确瞄准夜间目标)。

不过,“食雀鹰”(Sperber)红外夜视系统的最大缺点并不在于有效识别距离(装备FG1250红外夜视系统的SdKfz.251/20或是直接换装更大直径的红外探照灯),而在于只有车长一个人能操作红外探照灯,并独享唯一的一个图像接收装置,结果车长在承担自己职责之外还必须为驾驶员和炮手提供指引,在战场上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车长除了要为炮长指示目标外,还要用红外夜视设备指挥驾驶员,因为后者在夜间几乎什么也见不到,而且这种驾驶方式需要非常良好的长时间培训,但在大战末期这点只能是纸上谈兵。此外,FG1250可靠性差,机械故障频发,尤其是阴极放射管过于娇嫩,在野战条件下保养困难重重,这些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食雀鹰”(Sperber)红外夜视系统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法林博斯特(Fallingbostel)装甲兵训练学校认为其实战价值有限,特别是作为发挥战斗力的关键,需要为驾驶员与炮长分别配备自己的独立夜视观瞄系统,所以现有的“食雀鹰”(Sperber)一定要在进一步改进后才能配发部队。于是在1944年7月出现了被官方称为“猫头鹰”的一种制式化装甲战斗车辆用红外夜视系统------虽然也包括30cm红外探照灯和变相器(Bildwandler)(图像转换器)不过不同是它拥有三组,除了同“食雀鹰”那样设置一组提供给车长用外,还在驾驶舱舱盖和火炮防盾上各安装了一组分别供驾驶员和炮长使用。

黑夜骑士 二战德国的夜战坦克尝试

黑夜骑士 二战德国的夜战坦克尝试

安装在车长指挥塔舱盖上方的60cm直径红外探照灯

责任编辑:李德全 CM03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