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日军这款武器被八路军仿制 竟然比日军的更有威力!

2018-07-17 13:51:15
A+ A-

原标题:当年日军曾凭借这款武器横行一时,后来被八路军仿制,竟然比日军的更有威力!

图注:掷弹筒

图注:掷弹筒

八年抗战中,日军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给中国军民造成了重大的杀伤。其中一种让人咬牙切齿的武器就是掷弹筒,日军的掷弹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迫击炮,它的主要特点是射角大,主要用来杀伤躲藏在工事和隐蔽物后的敌人或者在远距离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它的杀伤效果好,操作方便,隐蔽性还很强。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在防御作战中经常受到日军掷弹筒的猛烈攻击,却无有效的还击手段。

图注:八路军黄崖兵工厂遗址

图注:八路军黄崖兵工厂遗址

百团大战后,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同志鉴于关家垴战斗的经验教训。要求军工部尽快开展掷弹筒的研制工作。彭德怀找来八路军军工部长刘鼎,谈到八路军在狙击敌人发起近距离冲锋时,常常遭到日军掷弹筒的轰击,打得战士们抬不起头来,甚至造成很大伤亡,难以发挥我军近战的优势。他提出:“敌人有掷弹筒,我们也必须有!”

图注:八路军兵工厂用拆除的铁轨制造武器

图注:八路军兵工厂用拆除的铁轨制造武器

刘鼎即按照这一要求,着手组织试制掷弹筒。日军的掷弹筒当时是先进的步兵装备,而我们无资料、缺材料、少设备,试制遇到很大困难。但刘鼎没有被困难吓住。他组织技术人员对日制掷弹筒做了分解测绘,亲手绘制结构图,结合边区条件加以改制。造炮筒需要粗大钢料,边区没有,就用铁路道轨墩粗,然后车制加工,或用道轨底碾压、卷焊,并把炮筒改为滑膛结构,增加长度,以保证射击距离与精度。造炮弹需要大量的钢和铜,边区亦难以解决,刘鼎就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研究改变炮弹形状和结构,设法以生铁代替钢材,铸造成类似迫击炮弹的弹体。但边区只有白口生铁,又脆又硬,不能加工,必须将生铁处理成可加工的铸铁。为此,他又组织研制出火焰反射炉,把国外铸铁韧化处理工艺和太行山当地的焖火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把白口生铁变成可加工铸铁的难题。这一重大技术突破,不仅克服了制造掷弹筒炮弹的难关,而且由于太行山盛产的白口生铁可用于兵工生产,标志八路军武器生产由以制造枪枝弹药为主转向以制造炮与炮弹为主的新阶段,开创了在太行兵工大量制造炮弹的历史。

图注:八路军各兵工厂生产的掷弹筒、地雷、手榴弹、手枪等武器

图注:八路军各兵工厂生产的掷弹筒、地雷、手榴弹、手枪等武器

到1941年春天,掷弹筒与炮弹试制成功,射程可达700米,比日军的更有威力。批量制造的掷弹筒送到前线,使八路军在战场上有了与日军相抗衡的火力,经常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日军震惊,以为八路军在太行山兴建了现代化兵工厂,有了先进设备和外国专家,因而调动重兵深入太行山“扫荡”,千方百计探寻兵工厂所在地。掷弹筒的生产技术也很快传到其他根据地并制造使用,在抗日战争中显示了威力。

责任编辑:傅鑫 CM033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