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下东门:长征中红四方面军前线临时指挥所曾设在这里

2018-07-06 14:17:53
A+ A-

寻访下东门

下东门是红军长征在进入雪山草地初期时的一个地名,位于汶川与理县交界地带,是过去汶川前往理县、黑水、马尔康、小金、金川等地的门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下东门:长征中红四方面军前线临时指挥所曾设在这里

东门寨(严州摄)

东门寨(严州摄)

1935年6月中下旬至7月初,在红四方面军迎接中央红军、懋功会师至召开著名的两河口会议期间,下东门是红四方面军的临时指挥所所在地。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将领徐向前、陈昌浩等曾经留驻下东门,两河口会议后,党中央慰问团主要成员李富春、刘伯承等主要领导策马赶到下东门慰问指挥所将领,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张国焘从茂县前往小金参加两河口会议时,往来途中也留驻于此……在那年,下东门经历了一段非凡的岁月。

过汶川威州桥沿杂谷脑河而上,不论是走过去的茶马古道还是现在平整的公路,大约行走20多里就会遇见大山中的下东门。

1935年5月下旬,红四方面军总部在茂县召开迎接中央红军的总部会议后,头等重要的事就是策应突围中的中央红军。红军将士以英勇顽强、势不可挡的气势强占雁门关、抢夺威州桥,迎接中央红军的5个团及大批后勤机关向理县推进。为便于指挥作战,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紧随其后。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这样写道:

李先念率八十八师和九军一部出发后,为便于指挥前线部队作战,我即移住理县下东门。张国焘、陈昌浩仍在茂县。下东门为岷江河杂谷脑河交汇的地方,是块平坝子。四处环山,林木葱茂,蹦跳腾蹿的猴群,嬉闹在山林间,逗人喜爱。有时我和警卫员、参谋一大早起床,站在山边看猴子玩耍,别有一番情趣。

很明显四面环山的下东门是个小山寨。我想寻找下东门,但刚接触到“下东门”这一地名时我非常疑惑,因为有说上东门、下东门的,也有说东门口的。在大山里找一个小山寨,若仅仅从地图、书本上查阅是不现实的。所幸我身边的余光文大哥是理县人,他得知我要考察下东门的事,便自告奋勇给我当向导,为了提供详实的资料,他先后两次进山核实相关情况。

余光文,羌族,1953年出生,理县通化乡西山村人,中共党员,通晓羌汉双语。20世纪80年代先后在理县桃坪、蒲溪乡任乡长,在任期间余光文领导并参与了《理县桃坪羌族乡乡志》的编写工作,熟知当地桃坪村、佳山村、古城村、东山村、增头村以及下东门的历史变迁,加上他是家里排行最小的,山里亲戚众多,我们跟他一起考察就像回老家一样惬意,通过余光文大哥,使我比较详细地了解到了下东门的前世今生:

东门一带的居民主要是羌族,这里最早的地名叫“达拉夸嘿”,后演化为达拉寨、上东门、下东门、东门口,其实指的就是一个地方——今汶川县龙溪乡的东门寨。这个地方又统称龙溪,即这条沟流淌的溪流似龙头摆尾。龙溪的东门寨在过去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地处汶川与理县的交界地带,解放前红军长征时期属理县管辖,解放后至今属于汶川管辖。过去东门外沟口边有一座外国人的教堂,现在看不到任何痕迹,值得一看的是红军刻在沟口路边石崖上的红军标语……

(蒋桂花 摄)

(蒋桂花 摄)

我们一行在余光文大哥的指引下走进了史书中记载的下东门,龙溪东门沟口一处平坝里便是过去的福音堂所在地,庄学本老师在1934年5月考察这一带,《羌戎考察记》里特意提到了福音堂毛牧师的花椒地,张国焘1935年6月路过这里,他在《我的回忆》中也详细描写了福音堂里储藏的洋酒和苹果。现在,这是一处停车场。读了庄学本的《羌戎考察记》和徐帅的《历史的回顾》,时间虽过去了80多年,眼前最好辨认的依然是河流和山石,其余皆为过往。

余光文(中)、都江堰长征文化研究会成员邹谋勇(左一)与作者一起考察下东门。严州摄

余光文(中)、都江堰长征文化研究会成员邹谋勇(左一)与作者一起考察下东门。严州摄

我原本以为寻找红军石刻标语应该很容易了,因为路边有汶川县人民政府立的碑牌,提示这里的红军标语列入了县文物保护范围,不料来回找了半天却没找到。余光文大哥告诉我们,过去山崖边的路比现在低很多,现在路基垫高了,那个标语被一堆泥土埋着,但因为刻在石头上,保护的还好。这里确实有很多珍贵的历史遗存被历史的尘埃掩埋着。

下东门有红四方面军在策应中央红军途中的一处重要革命纪念地——红四方面军前线临时指挥所。我们的车拐进了东门村,房屋全是典型的羌式石头建筑,民族特色浓郁,地理环境优美,生态、民俗资源丰富。但下东门这样一处有中国共产党文献记载的地名,现场却看不到任何红色文化的标记。

长征期间当地百姓为红军作出了巨大的奉献,我个人觉得发展当地旅游,造福于民,红色文化元素非常有必要融入其中,龙溪东门寨有着非常珍贵的长征历史文化载体“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红军石刻标语等,其所承载的红色文化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最佳表达途径。

东门寨四处环山,山体高大陡峭,山上树木葱郁。徐帅在回忆文中说下东门有猴群,我们怎么看不到猴子?当问及身边的村民,村民说“这里猴子很多,出现都是百百子”,意思是有猴群结队出没。原来下东门前后的高山上生长有植物界的濒危树种青冈树,青冈果是猴子喜爱的食物,每年冬季至5月底,即青冈果以及其他野果还没有成熟的季节,山上的猴子会成群结队到山下觅食。长征途中徐帅所在的红四方面军指挥所到这里驻扎期间,那时候没有汽车发动机等机械的轰鸣声,猴子们早晚多半在山间蹦跳,而现在有那么多的汽车来回穿梭,游客一般在路边不容易遇到猴群。

山间溪流(向心杰摄)

山间溪流(向心杰摄)

东门寨门前倾泻而下的龙溪河在东门沟口与翻腾的杂谷脑河汇合,再往下流淌二十公里左右就在威州堡子关与岷江汇合,徐帅的叙述在这里略有偏差,即“下东门为岷江河杂谷脑河交汇的地方,是块平坝子。”估计在写作时将龙溪误为杂谷脑河、将杂谷脑河误做岷江了。

下东门:长征中红四方面军前线临时指挥所曾设在这里

通化村红军石刻标语

通化村红军石刻标语

就在红四方面军指挥部进驻下东门期间,川陕省委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余洪远率领的那支庞大的“迎接中央红军筹粮工作队”就在理县境内的村村寨寨开展筹粮、宣传、建政工作,可以说理县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红军将士的足印,只是后来展示的很少很少,目前能看到的是川陕省委宣传部刻在村寨石头上的红军标语,如通化就有两处。就像羌族的很多历史遗存主要靠人们的口口相传来存续一样,这里的红军故事经老一辈人们的讲述,在百姓中也是口口相传。

回到历史现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次寻访下东门,个人感觉缺少的是那种革命纪念应有的神圣感。

作者简介

作者蒋桂花,中共党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人,曾任若尔盖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若尔盖县史志办主任,雪山草地党史资深研究者、阿坝长征干部学院特聘教师。

责任编辑:傅鑫 CM033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