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是这场战役中牺牲的级别最高的指挥员。他率领红三十四师担负全军后卫,被隔在湘江东岸陷入重围,与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后重伤被俘,在押送长沙途中牺牲。其后,敌人将他的头颅悬挂在长沙小吴门的城楼上示众。
军旅作家王树增对陈树湘做过这样一段描述:陈树湘师长就出生在长沙小吴门的瓦屋街,站在挂着陈树湘师长头颅的城墙上,可以看见他的家门。在那扇木板门背后,他年迈的母亲卧床不起。他的妻子叫陈江英。29岁的红军师长就是以这种方式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故乡……
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胜仗
长期以来,惨烈的湘江战役被人们从多种意义上进行总结。特别是因为这场战役发生在当时的临时中央“左”倾冒险主义政治路线和教条主义的军事路线的指挥之下,有人称之为一场惨败。但刘建新对这种说法并不赞同,相反的,他认为湘江战役是一场让中央红军浴火重生的惨胜之战,是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胜仗。
“从军事理论的角度评判战役,不仅仅是依据伤亡数字,更重要的是看它是否实现了战略意图。”刘建新说,湘江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意图是将红军全歼在湘江东岸,而红军的战略意图是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继续西进,从这个角度看当然是红军胜利了。“我查阅了所有亲身经历当年那场战役的红军高级将领回忆录,无论怎样感叹战斗的惨烈,都没有一个人承认它是一场败仗,恰恰相反,正如谭政大将所说,这一战‘又一次证明了红军的无坚不摧和其本身之牢不可破,宣告了敌人的无能与追击堵击截击计划之破产’。”
刘建新同时认为,湘江战役虽然使红军损失了大量优秀指战员,但也考验了红军,在一定程度上淘汰了一些革命意志相对薄弱的人员,某种意义上来说,湘江战役使中央红军这支队伍更加精干、肌体更健康、意志更坚定、纪律更严明、战斗力更强。
渡过湘江之后,展现在全世界面前的是一个更加坚定的政党、一支更加强大的红军。(记者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