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根自然只是铁军的普通一兵,但是他的这些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铁军官兵的集体心态:没什么可说的,我来就是拿第一的。然而,第一名只有一个,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各种复杂考验,铁军靠什么让自己踏实?答案只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超乎寻常的付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秘诀。
官兵告诉我,在超强度的作战训练中,常常一项任务的总结会,就是下一项任务的部署会。在这样的紧张状态下,为了使部队随时能够以最好的状态应对可能面临的诸多考验,他们喊出了这样的口号:“事事当成仗来打,仗仗打成漂亮仗;天天当成史册写,册册写成光荣册”。
近年来,铁军部队在战斗力建设转型发展的征程中从单车、单炮到师团成建制成系统,从自成体系到综合集成,从陆战场到海战场,从有形战场到无形战场,从“陆上猛虎”到“海上蛟龙”,实现了脱胎换骨的重塑。仅2013年以来,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比武竞赛,铁军部队就拿到了28个总体第一、87个单项第一。
对一支部队来说,历史永远不会再给它与过去同样的战争场景;它面对的每一天,就像它面对的下一场战争,永远都是全新的。为了延续辉煌,它所能做到的就是不断地自我施压、自我摔打、自我超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样的状态下,没有硝烟的日子还会是掩盖利剑锋芒的“鸭绒被”吗?
(四)
怎样让身边的历史活起来?
树高千尺根往下长。对一支部队来说,最能教育人影响人的历史就是自己的历史。
长时间以来,铁军所属很多连队、团队都养成了一个不成文的习惯,就是每次重大任务来临,都要组织官兵到连史馆、团史馆走一趟。某团政治处主任马义书跟我说,每次组织这样的活动,大家都很安静,他能理解,那些陈列出来的史料,尽管官兵已经反复看过一遍遍,但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他常听到官兵在训练最艰苦的时候这样激励自己:“老前辈在战争年代连命都不要,比起他们,我们这点苦算得了什么?”他问我,你觉得这样的话是口号吗?我不觉得,因为我跟他们的感觉一样。
精神传递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重复、不断唤醒、不断触动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新形势下需要运用更加喜闻乐见、更加能够形成情感冲击力的方式方法。
去年10月,一场由该集团军战士业余演出队精心创排的《永远的铁军》军史文艺演出在集团军军史馆首演。观看演出的官兵们心潮澎湃:“干不好工作,对不起先烈!”
在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中,集团军组织“学战史、析战例、寻答案、促转变”活动,让官兵从铁军的辉煌战史中,不断读懂铁军含义、摸透铁军性格、解开铁军制胜之谜。
结合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集团军组织评选和宣扬一批“铁军传人好样子”的官兵典型。在“刘老庄连”“红一连”“飞夺泸定桥连”等英雄连队,又有一批“新82勇士”“新时代6名党员”等身边典型诞生。
……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只有与历史灵魂的真诚对白,才能真正将一种宝贵精神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点滴中呈现精神面孔。几年前,著名作家陈忠实到铁军采风,最后在文章说:“今天的铁军是秉承着自创立以来的意志和作风的铁军,又是比任何时候装备更精良、心理更强悍的铁军。”我想,就是官兵那些再平常不过的军营生活点滴,让他看到了今天官兵身上展现的历史雄风,感触到了铁军特有的精神气质。而这些化作点滴的精神气质,正是铁军长期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