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专家观点: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A+ A-

过去的2000多天,美国人仿佛经历了一场新的中东噩梦。从背后怂恿到暗地支持,从公开帮扶到亲自出手,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叙利亚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离目标却越来越远。面对“中东的十字路口”,到底是向左还是向右?特朗普的选择是:向后。2018年年底,美国正式宣布从叙利亚撤军。

看起来,美国的撤军命令很突然,实则早有谋划。一是落井下石。通过突然撤军,将战争压力转移到俄罗斯身上,让后者持续加大战争开销,在俄国内如雪的经济上再加上寒霜。二是声东击西。通过抽离在叙利亚的战争资源,实现对全球战略资源的优化重构,从而加大在亚太、北极等主要战略方向的压力。三是借刀杀人。通过抛弃传统盟友库尔德人,向土耳其释放善意,达到离间俄土关系的目的,还能借埃尔多安的手完成对阿萨德的遏制。

尽管撤军的态度很明确、理由很充分、考量很深远,特朗普政府却从始至终都十分纠结。比如特朗普刚宣布“将在60到100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撤离”后不久,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就称“美国从叙利亚撤军是有条件的”“没有时间表”。事实上,围绕美在叙军事力量的去留问题,特朗普与其国家安全团队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前者想走,后者想留。

特朗普上台以来,不顾盟友感受,频繁“退群”或者动辄以“退群”威胁,个人信誉值已降至“冰点”。在叙利亚问题上,盟友们一直坚定追随美国。法国总统马克龙表态绝不撤军,高喊“盟友就是要并肩战斗”的还有英国和以色列。如今,美国不打招呼地独自抽身,出卖队友的嫌疑是抹不掉了。

更为严重的是,美国单方面宣布撤军后,留下的权力真空势必会被风头正劲的俄罗斯填补,这是美国的盟友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与此同时,以色列的利益诉求将不再有依靠,库尔德人也被无情地抛弃,这些恐怕会导致在美国中东其它盟友中出现“树倒猢狲散”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会对美国全球联盟体系造成冲击。

布热津斯基曾说过:“美国在全球至高无上的地位,是由一个覆盖全球的同盟和联盟所组成的精细体系支撑的。”特朗普和他的团队必定深知这一点。可相对于虚无缥缈的利益纽带,触手可及的现实危机或许更能让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感到压力。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9财年,美国自“9·11”事件后的战争经费支出高达5.93万亿美元。这些经费主要消耗在中东地区的局部战争和在相关国家驻军上。对于看不到盈利希望的生意就要及时止损,这是属于一名经验丰富的商人的独特嗅觉。

其实,止损不是终点,而是为下一轮赢利保存本金。所以,撤军不等于撤退。况且美国在中东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退出谈何容易。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歌是这么唱的,特朗普也是这么想的。

专家观点: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责任编辑:刘申 CM031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