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文宗说,特朗普这些言论一定程度上属于竞选语言。但假如他当选并部分付诸实施,会恶化美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进一步损害美国在穆斯林心目中的形象,让美国在中东卷入更多麻烦。
赵穗生说,美国想要从中东收缩,还会遭到中东和欧洲地区盟友的反对。美国地区影响力如果降低,将会对以色列、沙特的地缘政治博弈造成影响。此外,靠近中东的欧洲地区国家也担心如果美国抽身,将不得不直面更多来自难民问题、恐怖主义以及俄罗斯的压力。
刁大明则认为,美国国会由建制派把持,特朗普这些“非主流”的政策将受国会制衡,难以走出白宫。即便当选,他也可能成为“白宫囚徒”。
寻找新的定位
在政策执行层面,张文宗认为,不管谁当选总统,美国都不会发动大规模反恐战争,但会采取进一步的反恐行动,比如加大对“伊斯兰国”的空袭力度,加强与欧洲国家的情报合作,打击恐怖组织的招募网络、资金网络、宣传训练体系等。
他还说,美国将加大对伊拉克和库尔德人的军事援助和培训力度,支持对“伊斯兰国”的地面军事行动,但不会派出大规模的地面部队。随着“伊斯兰国”威胁下降,美国和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分歧也会凸显,成为引发冲突的潜在风险。
然而在决定往中东投入多少力量的总体战略上,下届美国政府仍将面临一个两难境地:追求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实力受限,民意反对;而放弃在中东的主导地位,精英不愿意,盟友也不答应。
赵穗生认为,中东战略陷入两难也是美国全球战略的缩影。美国需要重新思考在中东的地位和作用,更要顺应民意和国家实力的变化,调整全球战略理念和资源配置,寻找新的定位。